很多人都是「習慣」以日線為主,認為日線的漲跌帶動或影響週/月線的變化。
如果月線真的走空或是弱勢,那麼10月月均線的速度減緩就會更大,但是月均線速度目前仍然上升之下,速度減緩並未擴大。日線上看價雖然會有低點看似跌但是受月均線上行引導下,收月線盤價都會以月均線為主收在之上或下。月線範圍「大」,所以很不容易看出端倪,而日線範圍「小」所以往往會一個跌幅大,就會被誤認為是日線主導整個週/月整體格局,這就是問題所在。
例如8月最低點1864,在日線上看2日跌幅超過近200點,但是在月線角度上看1864仍然在月均線之上,但是從計算「預測」月均線速度來看,月線盤「價」是有阻升走勢,但是「月均線價」是趨緩上升速度,所以月線就透露出近期「價」有受阻跡象,受阻~價盤整,盤整區域就是7月的長紅K線範圍內,一旦知道月線狀況「風險~真空還是假空」,那麼我們就好判斷週/日的盤價支撐點均線位置,是否與月均線價相近,是否與7月長紅K線相近,如果是相近,那就更確定月線走勢~盤整貼月均線走,會盤多久?9月收盤價在月均線上,月均線上升已經越過1864低點,所以月線圖大致上就是說明整體方向趨勢仍然走多。
至於(短線者)的買賣點進出,一般人都習慣以日線為主,但是非(短線者)是以月均線價為主。這就是是說常以日線為主就會因跌幅問題影響自己心思,回頭看月線,就會因日線跌幅擴大,就會判斷月線走空,回頭看6月以前的每個月走勢幾乎貼月均線走,但是看日線盤價,跌幅還是很大可以到月底收盤價確是收在上升走勢的月均線之上。
月線是(價)用來釐清整體方向強弱走勢。
週線是用來帶動月線K值修正走勢。
日線是的轉折點及(短線者)的買賣進出依據。
所以長線者,中線者,短線者,各有看盤所依所據,這是自己必須(釐清)的。
很高興能找出問題尋問,無心會一一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