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娃天空之:禔福
重陽臨即,好想念啊!
就這樣單棟單座,獨門獨院的省思著~~~
母親,孩子有罪過……
您在世時教導著:「如果讓人家傷心難過就有罪。」孩子懵懂無知的言語違和,傷了人,俾祖先雙親蒙羞,孩子有罪過了,懇祈寬宥;今後自當謹言慎行,以報恩德。
母親,您老人家在天上可安好~雖然日日請安,但,逢遇節日,不免……嗯…唔!路過這幸福天空,希冀充滿正能量,純淨永遠。
母親,向來深居簡出的孩子,不諳世情,不善經濟,對黃金的概念,也僅限于保值、應急而已。
今年七月七日購入實金抱持,偶會網站,視野豁然,有幸感染這幸福天空的快樂,喜悅之流,滾滾漴漴。
母親,請瞅瞅~~
這裡有古道熱腸的黃金老將(是經驗、功夫火候老)暨急公好義的新秀們,真誠無私的貢獻技術與智慧,融合協作,有如長輩般的關切,兄弟姊妹的砥礪切磋及亦師亦友、充滿柔軟心、詼諧逗趣、溫馨善良的星星們。
一 善 誠 赤 千 澤 富 褔
德 門 耀 理 萬 古 豐 盈
願:真 善 美 慧 至心相映成趣
禔福諸緣 紹續綿遠 不斷不絕
感恩
回覆 黃金路過:重陽臨即,好想念啊!就這樣單棟單座,獨門...
十月初一送寒衣(農曆)
母親,您說:
感恩 地球媽媽的溫暖腰帶,養護着赤道上的貧寒孩兒們,一襲薄衫也能度過春夏秋冬。
母親, 地球媽媽循序悠然的自轉又公轉著,為什麼不會頭暈?
是沒有頭頭嗎?
而仰賴於 大自然地球媽媽提供生存資源的我們,也不曾因為地球媽媽的轉動而暈眩……。
母親,您說:
誠明之性,至誠無息之天命使然哪!
是啊!若非這秉承著:是責任,更是承諾的至誠無息~地心引力禔福着~這……一切……一切……安在?
黃金?白銀?閑?聊?其?他?井?娃……?
就連這問號“?”都掛不上吶!
唉~想想自己……好渺小……。
至誠者自禔福 禔福者必至誠
不 誠 無 物
感恩
回覆 黃金路過:謝謝您影片中提到的道德確實寶貴無怪乎古人...
五福
一曰壽
二曰富
三曰康寧
四曰攸好德
五曰考終命
第五福:考終命,雖有改為 多子多孫 者~~
母親,您平時就唸道:
若要走,三 六 九 。
且於臨歸之前半年即提起:「六月即可……。」
結果, 您走的日期是:
初三日 六月 一九八九年
回憶當年……清明之前,即備妥壽衣物並且囑咐孩兒,尤指明 您要穿的那雙布鞋上,擱上白紙為記。
「……抽屜裡的賬單要整理了………。」
您陸陸續續的叮囑交代著事務吶!
在一週前便親自約定了宴客菜色。
六月初二日,一早,讓孩兒到市場買了一斤菠菜、一塊豆腐。
您說 :「午餐燜米飯、炒菠菜……,這豆腐~用不著了,收起來吧!」於是豆腐就先收入了冰箱。
下午,約莫四點鐘, 您沐浴更衣,將換下來的衣裳洗淨,還邊晾邊說:「我呀!我以後不要穿得這麼破了,穿得這麼破作什麼啊!」
※母親的家居服,有補丁者多,若是親朋來訪及外出,則衣著整齊。
到了晚上九點多, 您坐在床上自己搧扇子,孩兒侍立床前, 您已「該說的都說了」。
……十點多,
母親您說:「我想~我該走了。」
四目相對,默然無語。
十一點,屆於初三日,子時:
您放下扇子,理了理枕頭,側身而臥,闔上雙眼,莊嚴而歸。
孩子趨前輕撫 慈肩敬稟:「請 您不要擔心。」
就這樣, 您無病無痛,自在安然的走了。
孩兒煮了豆腐湯~慣例:家中有人終老即煮此湯,乃吉祥置福之義。
自古以來,雖非始例,但,讓孩兒有生之年,能得親身見證此福~
感恩無限啊! 母親! 您禔福著自個兒,也禔福了孩兒。
孩兒祈願著~~~ 一如 母親之福份,自己不受苦,旁人也不勞累……禎禎的幸福啊!
晚安
回覆 黃金路過:曾有位教師在課堂上感慨道:「&helli...
師姐觀念有商榷空間...
雖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但萬物(包括石頭)的"法性" 不等同 有情眾生的"佛性"(覺性) ,
石頭是沒有心的.
"佛法中無論大乘、小乘經典,釋迦牟尼佛只給「有情眾生」授記,從未給一草、一木或一塊石頭授記。
"無情"是不能成佛的!
"有情"與"無情"雖然同為空性,但差別在於"無情"沒有靈明妙覺的覺性。"
https://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qmpV9XE94B4J:https://www.ctworld.org.tw/turn/lecture/b016.htm+&cd=1&hl=zh-TW&ct=clnk&gl=tw&client=firefox-b
回覆 傑生:PS :善終 是 預知時至 無疾而終 ,...
借師姐高潔的版面 分享一則浪漫的故事 :
蘇東坡《僧圓澤傳》
宋朝的大詩人蘇東坡寫過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僧圓澤傳》, 這個故事發生於唐朝,距離蘇東坡的年代並不遠,而且人事時地物都記載得很詳盡,相信是個真實的故事。
原文是文言文,它寫朋友的真情、寫人的本性、寫生命的精魂,歷經兩朝而不改變,讀來令人動容。
它的大意是說,富家子弟李源,因為父親在變亂中死去而體悟人生無常,發誓不做官、不娶妻、不吃肉食,把自己的家捐獻出來改建惠林寺,並住在寺裡修行。
寺裡的住持圓澤禪師,很會經營寺產,而且很懂音樂,李源和他成了要好的朋友,常常坐著談心,一談就是一整天,沒有人知道他們在談什麼。
有一天,他們相約共遊四川的青城山和峨嵋山,李源想走水路從湖北沿江而上,圓澤卻主張由陸路取道長安斜谷入川。李源不同意。圓澤只好依他,感嘆地說:“一個人的命運真是由不得自己呀!”
於是一起走水路,到了南浦,船靠在岸邊,看到一個穿花緞衣褲的婦人正到河邊取水,圓澤看著就流下了淚來,對李源說:“我不願意走水路就是怕見到她呀!"李源吃驚地問他原因,他說:“她姓王,我注定要做她的兒子,因為我不肯來,所以她懷孕了三年還生不下來,現在既然遇到了,就不能再逃避。現在請你用符咒幫我速去投生,三天以後洗澡的時候,請你來王家看我,我以一笑作為證明。十三年後的中秋夜,你來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一定來和你見面。”
李源一方面悲痛後悔,一方面為他洗澡更衣,到黃昏的時候,圓澤就死了,河邊看見的婦人也隨之生產了。
三天以後李源去看嬰兒,嬰兒見到李源果真微笑,李源便把一切告訴王氏,王家便拿錢把圓澤埋葬在山下。
李源再也沒有心思去遊山,就回到惠林寺,寺裡的徒弟才說出圓澤早就寫好了遺書。
十三年後,李源從洛陽到杭州西湖天竺寺,去赴圓澤的約會,到寺外忽然聽到葛洪川畔傳來牧童拍著牛角的歌聲:
三生石上舊精魂,
賞月吟風莫要論 ;
慚愧情人遠相訪,
此身雖異性長存。
李源聽了,知道是舊人,忍不住問道:
"澤公,你還好嗎?”
牧童說:“李公真守信約,可惜我的俗緣未了,不能和你再親近,我們只有努力修行不墮落,將來還有會面的日子。”隨即又唱了一首歌:
身前身後事茫茫,
欲話因緣恐斷腸;
吳越山川尋己遍,
卻回煙棹上瞿塘。
牧童掉頭而去,從此不知道他往哪裡去了。
再過三年,大臣李德裕啟奏皇上,推薦李源是忠臣的兒子又很孝順,請給予官職。於是皇帝封李源為諫議大夫,但這時的李源早已徹悟,看破了世情,不肯就職,後來在寺裡死去,活到八十歲。
回覆 傑生:[ 母親,孩子有罪過…&h...
你懺悔你的,干麻拉我下水說我有罪!
我很早就說我不吃素啊(攤手~)
讓人家傷心難過就有罪
我不覺得我說的話,可以傷到誰的心…
反而是讓受傷的心,得到一種撫慰哎! …XD
要不要(能不能)至誠至德
我認為不是一種想法、念頭
而是要發自於心的平靜,去看待萬物生長
這個… 我目前是做不到
(我是個很隨心所欲的人…XD)
佛堂我去過啊,連聽了一個禮拜
每個講師(道兄姐輪流講述)都說了很多
要怎樣修,才能到達什麼什麼境界
(多麼美好啊… 有誰會不想要?)
但沒一個人能說出,他(她)們如何做到的
我聽得很失落
感覺…道理離我們很遠,生活卻是近在眼前
講句粗俗話…
吃不飽的人,哪有時間捧著書
生存環境,真的不同啊(嘆…)
回覆 黃金路過:先生您好,打擾了,不過有點兒事情不明白,...
前輩早安~
本來我之前的發言是為了yao的發問, 所以打擾了您. 後來聽yao說他沒有宗教信仰,我本不想再多說, 以免引起無謂爭論(非常無聊], 但您既然問起, 傑生只好隨緣作答.
但突然覺得有點好笑, 因為 :
1.先前我是期望您多說故事 我來聽, 現在卻反了過來.
2.我對令堂大人既不了解(譬如她修什麼法門)也不在場(她往生時], 所以我的回答只是臆測附會, 難以求證.
一. 如果令堂大人是修淨土, 那3個光環我會猜測是淨土三聖的光環(中間阿彌陀佛 左右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 左下光環可能是近身的護法神. 對於光環"異象"我毫不懷疑, 因為我曾經歷, 還留有照片.
二. 眉心骨人人都有, 密宗喇嘛常用指骨 頭蓋骨 眉心骨做成人骨念株.
三. 業有定業與未定業 , 未定業可用真心懺悔不再續犯而消業 , 定業就只能以"受報"消業
如果"業力"(貪嗔癡)全消除了, 也沒了"願力"(無繼續轉世助人的意願) , 那就是他選擇入滅(涅槃).
果報的原則是"重"者先報(如殺人], "界"為戲台 (入天界 人界 動物界 政界 警界 銀行界... 被該界隔斷(而缺乏)某種緣分(時空條件)時, 就*暫時*無法完成某種果報,
但再轉世或轉界後 倘時空條件符合, 即促成某種果報現行 ==> "縱經百千劫 所造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 果報還自受" )
圓澤(其實是圓觀)和尚已修到有神通(預知], 但神通並不能消除宿債(情債 錢債 命債], 圓澤和尚是寫好遺書 "選擇"去還債(或還恩], 所以是"業力"和"自主"都有. 差別只在於:沒修到神通的人 是死時迷迷糊糊,出胎全忘了前世. 我想圓澤和尚如果選擇繼續逃避 也有可能成功, 但早晚還是要還的.
四.題外感想 : 從令堂大人臨終的舉止神情來看, 絕非等閒之人(指修行方面], 如果您對令堂大人的修行全不了解, 是很可惜的事. 但所幸至少見證了預知時至從容往生是毫不虛假的事.
如果有興趣 可參考[楞嚴經]
http://ftp.budaedu.org/publish/C3/CH38/CH380-06-01-001.PDF
大勢至菩薩"念佛三昧"(856頁)
觀世音菩薩"耳門圓照三昧"(882頁)
彌勒菩薩"識心三昧"(851頁)
祝 闔府安康 心想事成.
回覆 傑生:前輩早安~本來我之前的發言是為了yao的...
感恩先生解惑,既不明佛教法,理應低心下氣,虛心想請教知(智)者,難得先生不吝開示。能使先生覺得好笑,總比讓先生發愁苦惱來得好,至少不會給自己添業障,還得努力懺悔改過求饒,人樂己樂才好。
一,請原諒井娃學淺字誤,所謂四輪圓光,屬實心圓,並非中空環狀(非圓圈)
至於左下小金圓,學您「臆測」為 母親本身。大圓光們來接引小圓光,大小圓 同心同德了,大圓大德,小圓小德。
謝謝您客觀的分析,讓井娃明白佛教淨土法門現象,只是, 母親肯定:非佛教徒。
殊途同歸?(臆測)
二,井娃所說的 骨珠,不是拿骨頭作成念珠,而是在眉心位置長了一顆凸出來的小圓珠。當時請教撿骨先生:「我們的頭骨都是這樣嗎?」他答:「不是,她比較特別。」
母親在世時,曾教孩子輕觸她老人家眉心處~肌膚底下凸起一顆小圓珠,不是平平的。
關於 母親的修行,孩子豈能全然不知?礙於宗教話題極具爭議性,故避而不談而已。僅以一般世俗通融設版,於省思安守本份養精銳之同時,祈願和以致祥,以免傷人傷己,以免累積冤愆債主,是為立版之義。
至於修行,各家自有其法,不須井娃多事。謹此
同等祝福您
闔府安康 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