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想恐嚇台灣人?你洗洗睡吧。
昨天有一個新聞說,川普即將豁免中國汽車零件關稅,瞬間網路充斥各種言論,說就是因為中國強硬,所以被豁免,台灣應該強硬起來,台灣太沒用、只會跪。
事實上這就是錯誤的新聞,因為川普考慮要豁免的是所有汽車零組件關稅,而不是只豁免中國。
前天我寫過貼文駁斥新台幣會被強迫升值到13.3的言論,其中之一的論點,就是因為台灣是美國品牌的供應鏈,新台幣升值就表示這些品牌得花兩三倍的價格去買零組件,品牌會先倒,其實原理是一樣的。
你課25%的汽車零組件關稅,表示美國汽車業需要多花25%成本才能買到零件,以前100塊的東西現在變125,美國汽車業才是最先倒下的,連出貨都有困難。
同樣的,如果新台幣從一美元兌換32元變成13.3,以前一美元可以買到一個32元的零件,現在要2.4美元才可以買到。
台灣公司還可以降價拜託美國以外的市場幫我們買,但是美國品牌瞬間就買不到原材料做組裝了,誰會先倒呢?
經濟結構的改變是需要一點一點的努力,不可能一拍桌一調關稅,美國就變成製造業大國。包括工作的文化、工人的敬業心、零件廠的多樣多元、互相扶持,這是一個長期的工作。
中國當初開放市場,多少台商一頭熱進去,被騙被耍,多少人一天到晚罵中國工人懶、笨、髒,但是三十年下來又如何呢?
川普的方向是對的,但手段太過激烈,這要吃緊弄破碗的。美國重回製造業需要一個三十年的過程,每一年每一年都要努力做對的事,事情才會改變。
三十年的國際貿易體系不是一夕可以扭轉,這些恐嚇台灣的文攻也可以去睡覺了,根本不可能有13.3的事情發生。
台灣一直都是在國際貿易的最前線,當初帶著美國品牌進中國蓋工廠,2015年開始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印度,甚至在2018關稅戰之前就先動,比川普1.0關稅還早。現在更是率先投資美國,舉世矚目,台灣向來就是決定世界貿易走向的國家。
你還想恐嚇台灣人?你洗洗睡吧。不用再起來了。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EkXhre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