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燒山,殺生千百萬,最重的罪業

放火燒山,殺生千百萬,最重的罪業



前一些時候,這個新加坡受這個煙霧的災害,聽說馬來西亞、印尼,這個到處都放火燒山。這必須要知道,所有一切造作罪業,燒山的罪業是最重。你想想看那一把野火燒了,多少生靈都喪命了?比打獵不知道要差多少倍啊。打獵我們用什麼方法打,沒有這個燒山害眾生的命多啊。燒這一片山林的時候,殺害眾生總是論百萬、千萬計啊,那小動物啊,一個都逃不掉啊。這個實在造作一切罪業,沒有比這個更重的,這是殺生的這個大戒啊。

狂迷取死,現世報、花報,果報必定在阿鼻地獄。阿鼻地獄受的那個罪,這個經上講的無數劫。無數劫出來之後,你殺死的這些眾生,將來要償命啊,不是說殺了就沒事了,墮地獄,地獄罪受了也沒事了,那就太便宜你了。欠錢的還錢,欠命的償命,你說這個因果多可怕。你殺一個眾生,你將來要還一條命啊,殺兩個,你要償兩條命啊,你殺多少,你將來要償多少命債。修行證果也不行,不能說是修行證果就沒事了,就可以都欠帳不還錢,欠命不還命了,那佛法不是把因果定律破壞了?所以諸位要曉得,釋迦牟尼佛成佛了,還有三個月馬麥之報。你想想看因果報應,成佛都不能免。你們在《高僧傳》裡面看到安世高,安世高在中國還兩次命債,前生誤殺了人,這一生也被人誤殺,殺死了;給我們作證明啊,因緣果報絲毫不爽。他是證果的人,證果的人自己清楚,甘心情願來還命債,被人殺,殺得歡歡喜喜,帳了了、帳結了。

所以我們今天如果說是被人偷了、被人搶了、被人害了,佛在經上說做償債想啊。是我們沒有智慧、沒有神通,不知道過去事情,心裡想著還債,歡歡喜喜沒有一點怨恨心。被人騙了、被人坑了,還債想,這個帳到此地就解了。實在講不是我欠他的,就是他欠我的,不就是這麼一樁事情嗎?我欠他的,很好,還了,他欠我的,不要了,別在來生再去討債,那這個討來討去,不又是沒完沒了嗎?欠別人的還他,人家欠我的不要了,省事啊,這個才是智慧聰明的作法了。所以這一句啊,我們不但要記住,常常要講給別人聽,這個殺害生靈的時候,決定要償命的。你放火燒山,你知道你殺死多少生靈?地下那些小的小動物,那些螞蟻、小動物有多少?將來這個還命債,墮到畜生道還命債還不完啊。一生當中一世,短短幾十年所造的罪業,無量劫都還不完啊,太可怕了。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如果真正覺悟了、真正有智慧,生活過得再艱苦都沒有關係,絕不可以佔別人一絲毫的便宜。一定要存好心、行好事,積德修善,這一生死了之後,來生有好去處啊,來生決定不要墮三惡道,墮三惡道就不得了啊。

也許有同修要說了,我已經造了這些罪業,怎麼辦呢?我自己本身是個例子,是個很好的例子。小時候年輕,好吃啊,吃眾生肉,家裡養的這個畜生啊,肉不好吃啊,野味好吃啊,天天去打獵啊。所以遭的那個報應,短命的報應;短命是現世報啊,將來墮阿鼻地獄是果報啊。阿鼻地獄出來一個一個還償啊,你造的因哪有不受果報的道理?可是佛告訴我們,你只要一口氣還沒斷,你還有救。雖然造了阿鼻地獄的罪業,佛都有辦法救啊。問題你相不相信?你要不相信呢,你就沒救了;你要肯相信啊,你還有救。佛告訴你,懺除業障。我們在經上讀到的,阿闍世王造五逆罪啊,殺父親、害母親,跟提婆達多交結破壞僧團,破和合僧,提婆達多出佛身血,這兩個惡人啊。阿闍世王到臨終的時候才覺悟,知道自己過去造了大錯處,錯過了,向佛求懺悔啊。佛教他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他是至誠心真誠懺悔,懺悔的力量超過他的業力,他往生極樂世界了。而且往生的品位很高,佛說的,他往生是上品中生啊。所以我們學佛的人看到這裡就不服氣啊,造作那麼重的罪業,往生下下品往生已經算不錯了,怎麼可能上品中生?才知道懺悔的力量不可思議。一念悔心那個人就是至善啊,真正善人啊,我們諺語裡面常講,「浪子回頭金不換」,他真回頭了,這一回頭就超凡入聖。

超凡入聖,給諸位說,地獄的罪業不受了,這可以免了。債要不要還呢?要還。怎麼還法呢?菩薩說法度眾生是還債啊。在度眾生裡面,也有很多不如意的遭遇啊,那統統都是還債。像釋迦牟尼佛,這是如來果地上度眾生了,你看,他的這個出家徒眾裡面,還有六群比丘、還有提婆達多,天天擾亂他,天天叫他生煩惱,還債啊,過去的冤親債主啊。所以世尊當年在世就表演示範給我們看了,他老人家都免不了,我們後世的出家法師,有一些人造謠生事、毀謗陷害,正常的。明朝憨山,憨山大師還坐了不少年的牢啊。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獵人隊裡面躲了十五年了,那是明心見性的真正的菩薩了,不是普通人啊。在獵人隊裡頭作下人啊、作佣人啊,給他們燒飯、洗衣服,侍候這些打獵的獵人,時間不是短啊,十五年了。受這麼大的恥辱,先世罪業,冤親債主,你不能不還債。從這些地方,我們想像到佛在經裡面告訴我們,這些事實真相,業因果報絲毫不爽,正是所謂不是不報,時辰未到。這個時節因緣也是很複雜的因緣果報,這個緣總有一天會遇到,總有一天你要受報應。
回覆 hungrybbtw:放火燒山,殺生千百萬,最重的罪業前一些時...

相信因果輪迴報應很好,

想做壞事時會有所顧忌,

不失端正人心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