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不買黃金了?專家揭「暗黑內幕」

回覆 老平:https://ec.ltn.com.t...


謝謝分享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日前媒體報導,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WGC)指出,4月各國央行的黃金總購買量較上月減少3噸,而中國央行連續18個月增持黃金儲備的紀錄,也在5月份中斷,但Money Metals Exchange總裁格里森(Stefan Gleason)指出,官方數據並不可靠。


黃金價格在今年4月初突破每盎司2250美元之後,全球央行購買黃金力道開始減弱,4月各國央行的黃金總購買量為36噸,較上月減少3噸。但若較於今年第1季單月平均購買量96.7噸,4月全球央行黃金購買量明顯下滑。


中國央行連續18個月增持黃金儲備的紀錄在5月份中斷,中國5月末黃金儲備報7280萬盎司,較4月底持平。中媒指出,這意味著中國央行5月央行並未增持黃金。


INF Groep NV策略師Ewa Manthey表示,中國央行的暫停購買,讓黃金受到更大的下跌壓力。《Fxstreet》報導,格里森指出,近幾日有關黃金變貴、中國央行停止購買黃金等相關新聞不斷發出,重創貴金屬行業,他表示,各大財經新聞媒體似乎沒有意識到,有關黃金儲備的官方聲明並不可靠。


格里森表示,中國央行沒有報告5月購買黃金的情況,並不代表該銀行或中國政府在5月實際上沒有購買黃金,只是顯示出中國央行並沒有報告5月份購買黃金情況。


中國央行或中國政府的其他機構可能早在5月就購買了大量黃金,但卻沒有報告,這代表著或許中國想突然壓低價格,使購買黃金變得更容易、更便宜,或者想讓黃金承受壓力,促使美國不會把金價推得這麼快。


格里森舉例類似情況在過去也有發生過。2009年4月,中國宣布其黃金儲備從600噸增加到1054噸,因為一口氣增加了76%引起轟動。過去6年,中國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的黃金儲備量僅600噸,但中國是否在2009年4月宣布的前1年,僅購買了這454噸黃金?那不太可能。


1年或更短時間內,如此大量的官方購買,基本上一定會在黃金價格走勢或市場投資者中有風聲。因此更有可能的是,中國在至少提前幾年內獲得了2009年4月申報的這454噸黃金,但沒有宣布,也沒有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而這種金屬可能由中國政府牢牢掌握,但保存在國有商業銀行或中央銀行以外的政府實體的帳上。


因此,在2009年前的6年時間,有關中國的官方黃金儲備數據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


另2010年,類似的事情也在沙烏地阿拉伯身上發生。2010年6月,世界黃金協會報告稱,沙烏地阿拉伯黃金儲備在短短兩年內增加126%,從143噸增加到323噸,當時也同樣引起轟動。但在幾週後,當時的沙烏地阿拉伯金融管理局行長賈瑟(Muhammad al-Jasser)表示,沙烏地阿拉伯並未購買6月報告中提到的黃金,該份報告只不過是把分散在不同帳戶的黃金,集合起來放在在同1個帳戶上的數據。


格里森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不僅顯示各國央行正在默默干預黃金市場,也是各國政府不想公諸於世的秘密。報告也顯示出,各國央行黃金儲備不斷被重複計算,甚至情況可能更為複雜。



回覆 葉芬:謝謝分享〔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日前媒體報...

想要繼續買下去,才會去壓低價格

在拉高價格的,絕對不是真正在買黃金的人

一直有一種論調說XX國在買黃金,推高了價格

全世界都知道你在買黃金,還一直拉高在買

是想讓自己越買越貴,越買越少?

壓低吃貨,拉高出貨,投資市場不變的真理

如果有人高調的“拉高吃貨”,那代表他正在偷偷倒貨給市場

不過這個壓低吃貨也不能讓賣家虧錢賣

黃金這東西頂多就不賣你,擺著又不會爛

所以怎麼拉高再壓低,讓散戶“獲利了結”出場(賣給他)

也是項技術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