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天眼:為何美聯儲要大動干戈?“全球最
21萬億美元規模的美債市場向來被視為“全球最具流動性的債券市場”,但上周的驚人波動讓交易員無奈感歎:偏偏在最需要流動性的時候,流動性卻沒了。
本周美債收益率繼續保持高位,作為基準的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仍在1.4%附近徘徊,上周一度突破1.6%,創出一年最高紀錄,重挫全球資產。與此同時,上周30年期美債的買賣指令價差創下2020年3月市場恐慌以來之最,引得美聯儲高管本周密集亮相。
Medley global Advisors全球宏觀策略分析師Ben Emons表示,這“給市場狠狠提了個醒:對於這個最深、最大的債券市場,當流動性突然消失時會發生什麼”。
類似的“關鍵時候掉鏈子”恐怕不是第一次了。有分析師回溯稱,2014年10月美債收益率無故在12分鐘內崩盤又反彈,使得市場對於流動性短缺的關注突然增強。一年前在疫情引發的金融市場混亂中,一些高杠杆押注的對沖基金相繼爆倉,激發恐慌性拋售,再度暴露出了這個問題。
上周美債市場的戲劇性動盪,或許是又一次警報聲的響起。
對銀行持有美國國債難度加大的預期,被認為是近期加劇債市流動性短缺的一大因素。美聯儲放寬銀行資本金要求的措施將於3月31日結束,會否延長該措施目前懸而未決。在疫情初期實施的這一措施,被認為讓銀行更容易在資產負債表上增加美國國債。
而這背後更深層的原因,或許指向美債市場結構的惡化。摩根大通策略師Henry St John最近在一份報告中寫道:
結合近年來其他值得注意的事件可以發現,美國國債市場微觀結構的惡化是主要原因。
該行編制的數據顯示,衡量美國國債流動性的一項關鍵指標——市場深度,即在不大幅影響價格的情況下進行交易的能力——在2020年3月跌至2008年危機以來的最高水準。上周,該指標所顯示的嚴重流動性短缺並未得到緩解。
美聯儲理事Lael Brainard週一在給國際銀行家協會準備好的致辭中表示:
最近的危機凸顯了美國國債市場的弱點,這極其重要,值得謹慎分析。
2014年那一幕引發了美國監管機構對於市場結構的深入研究,一些改革已經得到推行,例如增加透明度。市場預期,未來可能還有更多加強市場結構的措施有待出臺。
目前在實際利率抬高、長期美債收益率飆升之際,資金市場利率仍然在貨幣政策、財政措施和不斷變化的國庫券供應動力的推動下,徘徊在零附近,市場擔心,前端利率可能過低。此前美銀指出,這意味著美聯儲同時失去了對美國前端和後端利率曲線的控制。
此前CNBC引述一位熟悉美聯儲操作的市場人士稱,美聯儲官員正討論是否需要對債市進行干預。分析師認為,賣短買長的“扭轉操作”(OT)、以及調整利率(上調準備金利率,或是調整美國債市隔夜回購操作的利率)是可能的兩項救市舉措。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內的一眾美聯儲高官將在本周頻頻登臺發表講話。這或許代表,聯儲未來的政策方向將在本周露出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