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聯準會只剩下「6發子彈」,如果再來個金融海嘯,每顆子彈都得用來對抗衰退,因此,鮑爾勢必謹慎運用所剩不多的彈藥。
對於聯準會再度降息,內心隱隱不安的,還有全球的投資巨頭。
場景來到沙烏地阿拉伯,時間是10月底聯準會開會的前一天,3大投資巨頭包括全球最大的避險基金橋水創辦人達利歐(Ray Dalio)、全球地產王黑石集團執行長蘇世民(Stephen Schwarzman),以及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集團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齊聚在沙漠裡參與投資論壇。
他們的投資觀點不盡一致,但唯獨對一件事看法大致相同:包括聯準會在內的全球各國央行,快要彈盡援絕了。
蘇世民表示,央行官員已耗盡拉動經濟成長的子彈,連他都不知道怎麼經營金融機構;而達利歐亦指出,聯準會、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都沒有能力面對下一次衰退,全球經濟將陷入「恐怖境地」。
對股市向來樂觀的芬克也公開指出,他認為聯準會情願保留子彈,一碼一碼慢慢降息,也不會選擇快速降息達到刺激效果。
「匯率是蹺蹺板,你高我低;但利率像騎協力車,你慢,我也跟著慢,」柏瑞投信投資顧問部主管周大偉指出。聯準會剛宣布降息,巴西央行馬上跟在後面降息2碼,利率創歷史低點。
不只是巴西,日本央行在10月31日結束的貨幣政策會議,也暗示接下來將降低利率;即使歐洲利率已低至0%,歐洲央行新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仍可能再降息,並加大量化寬鬆力道。如骨牌效應般,聯準會降息,其他央行就算沒本錢降,照樣拚到底。
降息降到快沒路可退,你我放在銀行的「笨錢」,到底該何去何從?從達利歐等投資巨頭話裡的蛛絲馬跡,可以嗅出未來投資趨勢的兩大關鍵:
關鍵一,美元、美股和美債,還是全球最強、最穩的投資標的。
國泰投信統計,從1970年以來,聯準會共有8次降息循環,每次降息後的3個月、6個月和1年,美股和美國投資等級債平均都是正報酬率;尤其,2018年聯準會升息4次,到2019年降息3次,美股、美國投資等級債等標的,先跌後漲更為明顯。
國泰投信債券投資部基金經理人楊士醇表示,美元資產是全球最抗跌、最能抵禦市場起伏的標的。
美元指數雖然自9月底以來,下跌幅度超過2%,但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認為,美元最快自11月中可恢復強勢。
因美元具有避險效果,雖然近期因貿易戰緩和、英國脫歐延後等因素,造成美元短暫下滑,但隨著11月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取消,連帶川普、習近平無法會面,貿易戰談判再蒙陰霾,美元可重回上升軌道。
「美元會上漲,就像微笑曲線的兩頭,一邊是美國經濟表現好,另一邊是全球市場陷入動亂,」周大偉表示。明年在貿易戰持續談判等因素下,美元可能將趁亂再起,此時也是布局美元資產的好時機。
關鍵二,避險和風險資產並重,既要能衝浪,又能平安划回岸上。
各國央行把利率持續下調,一方面代表錢將如潮水般從銀行流出,推高股、債市;但,另一方面,大家又降息救市,代表各國經濟的確危機四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甚至認為,今年經濟成長率將為10年來最低。
全球最會賺危機錢的達利歐,就善用雙邊押注,既能創造收益,又可迴避風險:他壓寶買進保值、具有避險性質的黃金,但同時也買進較高風險的新興市場被動型基金(ETF)。
從來沒有一個時刻,比現在更需要資產配置。你不可以放過股、債上漲的大好機會,但也必須警覺景氣進入末升段的事實,搭配相對保值的投資標的,如黃金、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等。這是接下來投資布局,不可或缺的拼圖。
責任編輯:林思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