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經濟成長放緩和寬鬆貨幣潮,投資人正尋找資金避風港,帶動指數型基金(ETF)上季所持有的實體黃金大增。
倫敦金融時報(FT)報導,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數據,散戶和法人機構第3季對黃金的需求,較去年同期成長逾兩倍至408.6噸,其中258噸(相當於三分之二)流向黃金ETF,另外150噸則是投資人直接購買金條或金幣。
WGC的數據顯示,全球黃金ETF在9月持有的黃金量寫下歷史新高至2,855噸,價值1,360億美元。在美國上市的ETF上季對黃金需求格外強勁。全球最大規模實體黃金ETF「SPDR Gold Trust」今年截至9月淨流入65億美元黃金資產;貝萊德(BlackRock)的iShares黃金信託ETF淨流入額為29億美元。
黃金是2019年來表現最亮眼的大宗產品之一,金價今年上漲18%並突破每英兩1,500美元關卡,攀抵六年高點。黃金的需求旺勢使部分分析師預期,金價在未來兩年有望衝破每英兩2,000美元大關,超過2011年所創的歷史高點。黃金漲勢也提振Barrick Gold與Newmont Goldcorp等金礦商的股價。
黃金向來被視為避險工具且具有儲存價值,且受政治風險的影響較其他大宗商品小。今年大量債券殖利率跌入負值也進一步推升黃金需求。WGC主管修維特說:「投資人正增加黃金部位,以因應低利率、負利率,以及地緣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
美國聯準會(Fed)上周祭出今年第三次降息,歐洲與日本央行今年也相繼跟進Fed的寬鬆步伐。修維特說:「今年最大的改變圍繞在Fed,去年大家都預估Fed今年會升息。但今年來降息的央行為2009年以來最多。」
全球央行購買黃金,也為金價提供支撐,尤其是土耳其、俄羅斯及中國大陸,這三國央行上季總共買進120噸黃金,料將使法人今年的黃金購買量再創紀錄。全球央行至今已增持550噸黃金。瑞銀(UBS)貴金屬策略師Joni Teves說:「當前的環境仍對金價提供支撐,我們預期金價將持續上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