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規定
1. 請勿張貼重複文章、無意義內容或廣告文章。
2. 請勿提供LINE、電子信箱或任何私人連絡方式,以避免被詐騙集團或有心人士不當利用。
3. 請勿發表具政治意識傾向、挑起族群或地域對立的言論。
4. 發言內容請勿涉及人身攻擊、污衊、無事實根據或其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之內容。
5. 本討論區可匿名發言,有IP記錄,禁止張貼違法內容。
以上版規如有發現違反,文章將會直接移除。
查看原文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增修版)-安德烈‧科斯托蘭尼 著
第1章 金錢的魅力
根據我的定義,『百萬富翁』是指不依賴任何人,以自己的資本,就能滿足自我需求的人。
◎葇:意味著精神及物質獨立,而不被金錢束縛
對於金錢的正確態度,介於病態的貪婪與揮霍之間。必須瘋狂愛錢,又必須冷靜對待錢。就如同證券市場,大家不應該跟著上漲的股價指數後面跑,而是要面對下跌的股價指數。
第2章 證券交易動物園
做個投機人士,基本上取決於兩件事,即物質條件和個人性格。
關於第一個前提條件,我牢記一條座右銘:
有錢的人,可以投機,
錢少的人,不可以投機,
根本沒錢的人,必須投機。
『很有錢』指的是那些已替自己和家庭做好一切準備的人。包含私人住宅、子女教育、養老金。如果都具備了,就可以進行投機,試著繼續增加財富。
『錢少的人』指的是,如果收入和財產只夠買私人住宅和負擔子女教育,就不可以投機。只有長期不需動用的資金,才可以拿去投資,而且要投資一流的股票。
『根本沒錢』,是指錢少到連私人住宅都負擔不起或無力養老的地步。如果真的沒錢,首先必須工作。只要看法正確,就有可能用滿少的錢,創造可觀利潤。
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人分為:
經紀人:只管成交量
基金經理:幾十億資金的統治者
金融鉅子:大莊家
套匯者:絕跡的投機人士
證券玩家:證交所中的賭徒
他們沒有任何思索分析,沒有戰略。玩家越多,市場越大,流動資金越多。
投資者:證券市場中的長跑者
和證券玩家相反,股票持有時間長,資金長期投入,即使蕭條時期,也不減少股票的投資比率。會慎選績優股,不會過度看重或挑選特殊的未來行業。在從事證券交易的人當中,以平均水準來看,表現最好。
投機家:有遠見的戰略家
有想法,不管正不正確,畢竟是個想法,這是和證券玩家的基本差異。不會隨意推翻自己的投機理念,只有當消息影響深遠,動搖了預測基礎,推翻原來的假設,才會重新規畫。不在意指數細微波動,只跟隨趨勢;密切注意各種基本因素,不會受到次要日常新聞影響。
投機行徑就像一段危險的航海之旅,航行在發財和破產之間。船指的是資金和耐心及堅強的神經;舵手則是經驗豐富、能獨立思考的人。
成功的投機家在100次交易中,獲利51次,虧損49次,他就靠這差數為生。
每次交易上的虧損,同時也是經驗上的獲利。只有仔細分析失敗,才能從中獲利。
第3章 憑什麼投機?
債券:比你所知還重要的標的
外匯:過去比現在更有意思
原料:投機家對投機家
有形資產:是收藏?還是投機?
房地產:大投機家的事
股票:本身就是投機物件
◎葇:這章科老以經驗分享,投機標的種類
第4章 奇幻的證券交易所
熱中證券交易所的人會在交易所裡看到世界歷史的影子,只有經驗豐富的投機人士,才能辦認、理解其中含義。所有世界各地正在發生的事,這些事件的總和,以及這些事件帶來的恐懼和希望,就構成了歷史,並如實反映在證券交易所。
雖然不知道明天會如何,但是知道並且明白今天和昨天的樣貌,這就已經足夠了,因為多數的證券投資者,甚至連這點都不知道。
經濟和證券交易並不一定平行發展,兩者的關係就像人與狗的例子。男子帶著狗在街上散步,狗先跑到前面再折返主人身邊。整個過程裡,狗就這樣反反覆覆。最後,同時抵達終點,男子悠閒地走了1公里,而狗跑來跑去,走了4公里。男子就是經濟,狗則是證券市場。
長遠來看,經濟和證券市場的發展方向相同,但在過程中,卻有可能選擇完全相反的方向。
◎葇:人與狗的例子,也能套用在長期趨勢與波段漲跌的關係
第5章 指數有什麼道理
行情趨勢要看賣方賣股票的情況,是否比買方買股票急迫。
我一直記住這條準則,一切取決於供給和需求。我全部的證券交易理論都以此為基礎。
分析發展趨勢時,應對各種影響因素進行評估,並要能看出未來的供需情況。
◎葇:這裡指的供需,是指買賣雙方的心裡因素
決定股市長期發展趨勢由兩部分構成:戰爭或和平,及長期的經濟發展。
經濟成長的障礙之一便是錯誤的稅賦政策,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就是貨幣供給,沒有資金,就沒有經濟成長。
第6章 行情上漲的秘密
貨幣+心理=行情發展趨勢
如果一個因素呈正面,另一個因素呈負面,發展趨勢就會持平;如果某個因素略占上風,便會透過略微上漲或下跌的指數呈現出來;只有當一個因素發生逆轉,使兩個因素同時變成正面或負面時,才會出現行情大漲或大跌。
對中期證券市場,貨幣比想像力更具決定性作用。如果貨幣因素是正面的,那麼到了一定時候,心理因素也會變成正面的,反之亦然。因此,投機人士必須密切注意影響貨幣的各種因素。
◎葇:例如聯準會施行貨幣緊縮、升息,大眾將錢從股市抽出,轉而投資到儲蓄、債券上,以賺取更高的利率。貨幣消息負面,影響心理因素,行情就會下跌。
通貨膨脹:只有與對抗才有害
股票和其他有形資產一樣,必須靠通貨膨脹帶動。只有中央銀行為消除通貨膨脹而採取的各項措施,才會對證券市場產生負面作用。
通貨緊縮:證券市場最大的災難
中央銀行:利率的獨裁者
藉著短期利率,中央銀行決定銀行以何種利率進行金融重整。銀行把利率加上獲利轉嫁給客戶。利率越高,將導致貸款的需求降低;利率越低,貸款的需求越大。中央銀行就是透過這種途徑,控制貨幣供給額。
◎葇:景氣與利率的平衡,對股市的連帶影響…
當景氣過熱,央行會透過提高利率來降溫,以免引起通膨。當通膨失去控制,造成貨幣貶值,為免遭貨幣貶值影響,民眾會提出存款,轉而購買有形資產,包括黃金、名畫、骨董等。資金從金融體系中抽走,經濟體缺乏投資資金,最後形成嚴重的經濟危機。通貨緊縮時,貨幣供給持續短缺,可利用的流動資金越來越少,就造成證券市場的股市崩盤。
當經濟處於衰退或停滯,央行會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資與消費。但由於經濟面糟,民眾會減少支出與負債,反而將銀行取得的新資金流入證券市場,股票指數上漲。當經濟逐漸好轉,投資和消費才會增加,同時帶動企業獲利,此時基本面看好,流動資金持續流入證券市場,股市行情迅速飆升。一旦景氣過熱,又會引發通膨恐慌。
因此,利率與通膨的平衡很重要,只要央行能夠維持這種平衡,股票就會在波動中繼續上漲。
央行強勢提高利率後,指數回跌只是早晚的事,而之前的氣氛越熱絡,崩盤的情況就越利害。
債券:股票的競爭者
除了短期利率,長期利率對貨幣同樣具有重要影響力。長期利率不是由央行決定,而是由供需決定的。
如果債券利率高於通膨率和股票紅利,大家就會選擇債券。如果債券利率低,投資者便甘冒更大風險,轉而投資股票。
外匯會間接影響貨幣
當本國貨幣疲軟,可能導致通膨時,央行會先以外幣購買本國貨幣,透過干預外匯市場支持本國貨幣。但如果央行的外匯存底不夠,那麼就只剩下提高利率一途。
相反地,當本國貨幣增值太快,以致出口工業失去國際市場競爭力時,便會降低利率。
金融市場處處潛伏著無法預料的事,影響貨幣走勢,投機人士必須密切注意,從中做出自己的結論。如果結論正確,貨幣走勢便會按預期般的發展,之後只須再對市場心理進行『分析』,就可以判斷股票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
每個人或大眾深層的心理動機和反應,實際上無法預料。但加在一起的強度,亦即大眾心理反應的強烈程度,還有出現的時機,有經驗的證券交易人士是可以感受到的。
第7章 證券交易心理學
投資者分兩類,固執的和猶豫的,勝利者是固執的人。
我把證券市場對好、壞消息做出反應的強烈程度,稱為市場技術狀況。對我來說,技術狀態只和一個問題有關:投票掌握在什麼人手裡?
如果固執的投資者掌握了大部分的股票,好消息就會有活躍市場的作用,而壞消息則不會造成任何反應(過度買進的市場)。但如果股票控制在猶豫的投資者手中,即使特別好的消息也發揮不了作用,相反地,壞消息卻會以失敗告終。(過度賣出的市場)
固執的投資者,是按照我的解釋下的投資者和投機人士,他們的獲利是由猶豫的投資者支付的。而證券市場中的玩家,就是猶豫的投資者。
固執的投資者須具備四種要素:金錢、想法、耐心、運氣。
再加上一個要素:信念。
耐心也許是證券交易所裡最重要的東西,而缺乏耐心是最常見的錯誤。
『投機中賺的錢是痛苦錢』,先有痛苦,然後才有金錢。開始時出現的總是別的東西,最後才如大家所想那樣。如果投機交易中的各個要素都有效,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但大多數投資者都缺乏對當中發生的狂風暴雨處之泰然的耐心和毅力,一看到指數下跌,便立刻驚惶失措,賣掉所有股票。
我為證券市場列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數學公式:2×2=5-1。2×2=4是最後結果,不過我們不是直接得到這個結果,而是繞了一圈。如果投資者沒有足夠的耐心堅持到『減去1』應驗,也會提前在5時崩潰。因此他的邏輯雖然最終保持正確,但卻已無法從中獲利。
在證券市場,漲跌是一對分不開的搭檔,如果分辨不出下跌的終點,就看不出上漲的起點,同樣地,如果辨別不出上漲的終點,也就預測不到下跌的起點。
根據我的經驗,在證券(投機)市場裡,每一次的行情大漲和大跌,都由三個階段構成:
—修正階段
—調整或相隨階段
—過熱階段
用橢圓表示,並稱之為科斯托蘭尼雞蛋(參見下圖)
◎葇:
>下跌B3過熱階段:猶豫者售出、而固執者買入
>上漲A1修正階段:固執者持續買入
>上漲A2相隨階段:混合型買進(既固執又猶豫,是已經積累一定經驗的投資者)
>上漲A3過熱階段:固執者售出、而猶豫者買入
>下跌B1修正、B2相隨階段:猶豫者開始競相拋售,等待更猶豫者買入…
第8章 暴漲和崩盤是分不開的搭檔
每次證券市場中的崩盤和潰散都以暴漲為前導,而每一次的暴漲都以崩盤收尾,一再重複。
十七世紀鬱金香災難成為崩盤和暴漲的象徵。對『毫無價值』的東西進行不明智的賭博,正預示著經濟榮景的結束,標誌著繁榮的最後階段和牛市的第三階段。
第9章 『逆向』是成功的要素
在證券交易的輪迴過程中,投資者要怎麼做才能成功?顯然,你必須是位固執的投資者,而且必須逆向操作。
全部的技巧,就在於判斷市場是處在哪個階段。只有藉著長期積累的經驗,才能讓人具備敏銳的觀察力。
在出現不利消息時,市場並沒有下跌,就是市場出現超賣,行情已接近最低點的徵兆。相反地,市場對有利消息不再有反應,就是超買和行情暫時處在最高點的信號。
當媒體的氣氛非常樂觀時,市場處於牛市第三階段結束時,最後一批的悲觀者就會轉而加入樂觀者的行列。相反地,當媒體氣氛非常負面時,最後的樂觀者變成悲觀者,這時市場就處在熊市第三個階段結束處。
當同事、朋友、媒體、和專家都建議賣掉股票時,採取和這些看法相反的作法,是非常困難的事,尤其對沒有經驗的投資者而言,更難。
大家必須訓練有素、冷靜,有時甚至必須玩世不恭,不理會大眾的歇斯底里,這是成功的前提條件。
投機者必須時刻準備對自己的想法和計畫進行深刻反省。如果完全相信自己的某個想法,就必須堅持到底,然而當情況從根本上轉變,意識到坐在危船上時就必須盡快脫身。
建議新手一定要做買進投機人士,而不是賣空投機人士。雖然行情下跌有個好處,出現的比較快,而行情上漲卻總是沿著恐懼的牆邊向上爬,但只有經驗非常豐富的投機人士,才能夠預測到下跌行情的起點。不過有一點絕對可以說明,買進投機人士的機會更佳,一種股票最後可能上漲1,000%,或甚至10,000%,但最多只能下跌100%
第10章 從預言家到顯示幕的訊息叢林
『既成事實』現象,意味著證券市場預知未來將要發生的事件,如果大家期望某家公司在第一季的利潤增加,該公司股票的行情就會慢慢攀升,大眾期待越強烈,指數漲得越快。某一天,利潤公布出來,並和大家期待的一樣高,這時指數就會回跌,期待的事情應驗了,於是成為『既成事實』。
投機針對的是未來某個不確定的事件,如果事件應驗了,就成為事實,對於事實,大家便無須進行投機。
真正的證券交易知識,是那些當大家忘記所有細節後留下來的東西,大家不需要無所不知,而是要理解一切,在關鍵時刻指出正確的內在關係,並採取相應行動。
第11章 從證券交易所到交易股票
股價永遠不會等於公司實際價值,否則,就不會有證券交易所了。
在指數上漲過程中,即使是最差的投機人士也能賺到一些錢;而在指數下跌過程中,即使挑到好股票的人也賺不到錢。因此投資最看重的是普遍的趨勢,其次才是選股。
許多分析家和經紀人在評價有價證券時,將之區分成投機型和保守型。重點不在大家投資股票的品質,而是投資的數量,投機型和保守型的區別,只是比例上的問題。
◎葇:持有資產與用於投資金額的比例
經紀人犯了一個幾乎每個證券交易者都會犯的錯誤,即以自己買股票的角度來評價股票。股票價格是貴,還是便宜,取決於基本數據和企業的發展前景。按照這種標準,投機人士必須盡可能客觀評價一種股票,至於是什麼時候進場的,並沒有太大作用,證券市場不會顧及這一點。
多數的圖表主義者都想充分利用『之』字形運動的每個小曲線,並事先畫出未來圖表的走勢線條。根據他們所謂的圖表,他們已先入為主的認為,必須在特定的指數間買賣股票。
第12章 用別人的錢交易的投機者
在我所提的投資基金中,絕不包括避險基金,因為這既避不開風險,也不是基金。避險基金用超過自有資金數倍的數額進行投機,步調太快,以致連金額很小的外匯、債券和原料期貨交易的保證金,也要以額外的貸款來繳納。
(這裡科老提到索羅斯管理的量子基金,可參考網頁https://wiki.mbalib.com/zh-tw/%E9%87%8F%E5%AD%90%E5%9F%BA%E9%87%91)
所以我不僅建議大家不要,而且禁止所有讀者、朋友和投資者把錢投資到避險基金上。
第13章 寫給敢做敢為的人
要真正理解證券交易所,或是稍微掌握證券交易之前,肯定要付出很多學費。不要冀望不惜任何代價,把賠的錢『重新賺回來』。如果已經蒙受損失,便必須承認,把帳算清,馬上從零開始。
證券交易所玩家犯下最不可原諒的錯誤,是設定獲利的上限,卻讓虧損不斷膨脹。一位正確操作、且有經驗的投機家會讓利潤增加,然後以相對較小的損失出場。
我的證券交易格言是:看重小利的人,不會有大價值。
希望大家讀完這本經典後,都能像科老說的:
『也許從我的經驗中,某個人或其他人會從玩家變成投機家』
2019.01.23 20:16 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