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冬夜大的回覆
雖然彼此觀點不同但來回討論也讓我重新思考及修正我的看法
關於成本這點確實這是所有原物料生產商都關心的問題
採礦業的確是高度內捲的行業,畢竟原物料並不像晶片、汽車、奢侈品,可以藉由技術或行銷提升附加價值。只要有利潤就會有人爭相投資
但倘若跟其他礦產比較就會發現白銀的不同之處,銅、鐵、鎳、錫、鉛...等等這些金屬的蘊藏量比白銀更高,也更容易開採,一樣會面對到一有利潤就會有人投入生產
那為何全部的金屬礦產甚至原物料,與1980年代的價格相比幾乎都翻了倍,如果漲價造成大家開採而跌回來的邏輯成立,那為何只有白銀沒漲其他都漲呢?
難道只有其他礦產的開採成本在提高,唯獨白銀的成本變低嗎?顯然不是
礦商的成本來自人力的上漲,來自能源的上漲,來自採礦設備機具的上漲,當成本上升後,就會形成新的價格底部,隨著貨幣貶值底部會越墊越高
目前白銀仍然供不應求,價格不僅尚未反應需求,連通膨都沒有反應
因此我認為比起其他資產,股市、房市、債市價格都在高檔來看,白銀是下檔風險有限上檔收益豐厚的標的
此外我認為也不用擔心銀價一漲,供應就起來的部分,如同我之前所說,開礦是時間週期最長的投資,並非今年播種明年收成的品項,等穩定產出也要5-7年,即使持有3-5年應該也比很多人持有股票的時間還長了
但必須得承認,投資實體白銀還是需要具備一些知識,不會買賣的人,高溢價買入,結果轉手就給貴金屬商以期貨價回收,在牛市階段虧了一屁股的人也不在少數,最後決定收益的並非投資品項,而是知識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