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的心理很有問題這一事實,早就為全球各界新聞媒體所矚目,並有一些專書和紀錄片,專門作分析探討。
1. 普丁早在2018年3月,曾對俄國官員宣告,全國軍民必須有心理準備,可能要為國家的生存來面對核戰爆發的可能。
他曾說出這樣的名言:「如果俄羅斯都不存在了,我們為什麼還需要這個世界? 」此語源於俄國記者索洛維約夫 Vladimir Solovyov 訪問普丁的紀錄片《世界秩序2018》 (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free?pid=JG4HO9R5Q&mid=HG4HO9R6L )
以上可參考新聞報導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311/1128298.htm
並可參考 https://kknews.cc/world/4zrmymq.html 。
2. 有關俄羅斯在侵略烏克蘭戰爭的末日豪賭,可參考《轉角國際》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李紫楓在3月1日的專文分析:〈 2022與核戰的距離:俄國末日狂賭「恐懼的總和」 〉 。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6131480
2020年6月上旬,莫斯科發佈了一份名為〈俄羅斯聯邦核威懾力的基本國家政策原則與方針 〉的行政命令(Basic Principles of State Policy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on Nuclear Deterrence),裡面明文細列了俄羅斯未來核武政策與立場 ,以及過往那些只能被外界揣測的、俄國將使用核武的各種「原則」和「情勢」。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邊緣政策(Brinkmanship), 透過刻意「升級局勢」來達到「緩解局勢」之目的 。(李紫楓:〈解讀俄羅斯聯邦最新核威懾力原則〉,《聯合早報》2020年8月5日 )
這區區幾頁文書經已重申並進一步鞏固了俄羅斯的核威懾力原則以及確實性。俄羅斯在半威嚇半提醒的整份文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法令第4條:「 一旦戰爭爆發,莫斯科將利用其核威懾力,以防止武裝衝突進一步升級,並在有利於莫斯科及其盟友的前提下結束戰爭。 」換句話來說,在普丁似乎不計成本的邊緣政策下,俄羅斯正以相互保證毀滅 的原則威脅美國為首的北約同盟,如若後者企圖幫助烏克蘭抗俄,讓俄羅斯「國家自身存在陷入危機」,擁有使用核武的全部決定權的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丁,隨時發射帶有核彈頭的彈導飛彈「攬炒」全世界。
不過,現實主義框架下的威懾理論(Deterrence Theory)存在的變數太多 ,例如其缺陷包括假定所有決策者均在理性的情況下執行決定 等。可顯然易見的是,現時普丁這種試圖以相互保證毀滅來脅迫他國就範,邊緣政策 (Escalate-to-de-escalate) 的策略,隨時有擦槍走火至一發不可收拾的可能 。
https://www.zaobao.com.sg/zopinions/views/story20200805-1074585
3. 俄羅斯、烏克蘭戰事未停,而全世界也在關注,這場衝突會如何結束。一項研究則表示, 全球投資研究、策略建議獨立公司「BCA Research」 的戰略家彼得(Peter Berezin)表示,在調查了「 核戰是否發生的可能性 」後, 基於普丁現在想於基輔進行政權更迭,其他任何事情都將被視為失敗 ,他推測如果普丁認為「沒有未來了」,很有可能也決定「其他人也不應該有未來」 ,總結所有因素下來,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丁覺得俄國沒有未來,其他人也不應該有未來的話,在未來12個月內,這個文明世界被核戰結束的可能性高達10% ,讓人不安。
根據《每日星報》報導,俄羅斯跟烏克蘭交戰至今仍未停火,而 普丁反覆無常的態度,更加深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擔憂 ;普丁曾警告表示,任何援助烏克蘭的國家,都將面臨「史上未見過」的後果 ,此外還有關於普丁的身體、精神狀況流言在流傳,但實際情況為何仍不清楚。
https://gotv.ctitv.com.tw/2022/03/2037164.htm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