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場戰爭已經接近結束了。
雖然今天黃金應該會漲,可是我真的沒有心情了,對不起。
好吧,就講一講發生了什麼事,也讓各位曉得目前的處境。
已經沒有什麼是更須在乎的事,大家各自收拾物件回家陪家人吧。
---------------------------------------
俄羅斯前兩天用來炸烏克蘭軍火藥庫的飛彈,昨天已由其國防部發言人證實為匕首飛彈(Kinzhal),也就是部署在加里寧格勒、射程可涵蓋全歐、超越十倍速馬赫的9K720 伊斯坎德爾(Iskander-M)極音速低軌彈道飛彈。
從前的多節燃料分離式火箭發射的洲際巡弋飛彈,是先設定彈道落點,朝目標區發射之後,先向上飛到平流層再依其軌道下墜,其缺點是可能會在飛彈發射時,受攻擊的一方即可由雷達先偵測到其發射方向與彈道軌跡,再發射「愛國者」等反彈道飛彈,在該巡弋飛彈返回大氣層的過程中加以成功攔截。
至於極音速飛彈,亦稱之為超高音速飛彈,與從前長程洲際道道飛彈不同,是由火箭載具先將飛彈送達太氣層邊緣之後,再以飛彈自身加速器向地表投射送出,其彈道低而與地表曲面平行,其速度超越目前人類史上所造出的任何一種飛行器。而是以地心引力和自身發動機加速衝向地表,從大氣層滑翔機動對準目標並直接衝向定點,一經發射就無從攔截,同時可以在極音速飛彈上搭載數枚核導彈頭,是目前所知惟一能在大規模發動第一擊之時,就成功避開所有反彈道飛彈攔截的可能,可全面摧毀完勝敵方的終極戰爭武器。
此一類型的極音速飛彈,目前有俄、美、朝、中、日五國相繼研發,從目前已知進度,僅有俄羅斯率先研發試射成功並部署完成。自2000年代起,俄國曾經與印度以分擔經費共享的方式共同研製HCM型飛彈,2010年以布拉莫斯2型巡弋飛彈為名完成初次試射成功,但之後放棄該原型不再繼續量產。直到2019年底,普丁突然宣布伊斯坎德爾極音速飛彈是世界上唯一部署完成的高超音速武器,已完成量產並部署於波羅的海東岸的加里寧格勒基地。先前普丁向美國宣告,廢止1980年代美蘇限制發展中長程核導彈條約,其目的就是在為日後限制使用這類型的飛彈撤除綑龍索,而昨天則是正式宣布極音速飛彈首次在實戰中使用。
美國太空總署 (NASA)曾有意發展極音速飛彈,但在1990年代後期,因經費不足而放棄該計畫。其後部分參與研發的華裔科學家被解編,亦有傳說是回到中國。之後美國波音公司改用類似傳統巡弋飛彈、成本較為廉價的運行模式研發,利用高超音速飛行設計,速度最高可達到6點多馬赫,採用壓縮升力外型設計,該試驗機共試射四次,其中兩次成功、兩次失敗墜毀。2020年3月,美國國防部首次宣佈成功試射一枚未搭載武器的高超音速導彈。但是此時美國在研發時程上,已遠遠落後於俄、中兩國,頂多稍領先於朝鮮而已。
日本近年亦積極發展太空軍事科技,去年初正式成立「宇宙軍」,在美國協助下,自2019年起日本放棄已經發展多年的ASM-3空艦飛彈,轉而發展飛行速率5馬赫以上的高超音速打擊導彈,由日本防衛省防衛裝備廳主導,三菱重工承包製造新型高超音速反艦陸攻飛彈,現仍在研發階段,尚未聽說有任何試射成功案例。
至於中國,中共人民解放軍自1966年起建制「第二炮兵部隊」(簡稱二炮),2015年12月31日正式升格為「火箭軍」。「二砲」曾自2014年起至2019年間,七次試射超高音速飛彈成功,目前美方懷疑近年曝光的DF-ZF / 東風-17型中程彈道飛彈,就是裝備高超音速彈頭的型號。2019年偽國慶閱兵儀式上,東風-17型彈道飛彈首次亮相,目前也準備進入量產服役階段。至於北朝鮮,在去年(2001) 9月首次試射極音速飛彈,在今年1月初宣布試射成功,並在一個月內試射6次飛彈,確定可直接發射到達美國太平洋艦隊的關𡷊基地。
----------------------------------
以上各國相繼研發極音速飛彈的過程,不過現在都已經不再重要,因為俄羅斯已成功部署完成,並在烏俄戰爭裡成功摧毀了烏克蘭在西鄰波蘭邊境軍事訓練基地的兵營、軍火庫與油料庫。現在俄羅斯雖然在地面部隊攻勢上嚴重受阻,但藉著極音速武器的正式參與作戰,不論是烏克蘭軍方,或者是美國為首的北約各國,都不具有攔阻此一型飛彈的攻擊能力,尤其是當極音速飛彈上所搭載的是戰術型核彈頭時,未來所到之處都將成為焦土。
3月初時普丁面對西方世界制裁,對烏克蘭政府軍宣告時所說,如果烏克蘭不願投降,將遭到「全面毀滅」。由昨日遭受攻擊的烏克蘭軍營被摧毀、營裡的軍人幾乎全數活埋的情形看來,未搭載核彈頭的極音速飛彈攻擊已奏效。這項「核嚇阻」將是明顯可以確認的。因而昨晚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才會沈痛地說,他願意參與和平談判,但如果烏克蘭為保衛自身國家人民安全與領土的完整,使得談判破局失敗,那麼全人類都將必然會面臨世界大戰爆發的結果。
God Bless YOU. .....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