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規定
1. 請勿張貼重複文章、無意義內容或廣告文章。
2. 請勿提供LINE、電子信箱或任何私人連絡方式,以避免被詐騙集團或有心人士不當利用。
3. 請勿發表具政治意識傾向、挑起族群或地域對立的言論。
4. 發言內容請勿涉及人身攻擊、污衊、無事實根據或其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之內容。
5. 本討論區可匿名發言,有IP記錄,禁止張貼違法內容。
以上版規如有發現違反,文章將會直接移除。
查看原文
ms16251998大大您好,
您所刊錄的不少新聞內容好像與事實頗有出入,可能請您再商榷。
以上幾則,全部是中共配合俄國法西斯侵略戰爭所作的美化報導,和這兩天各國記者拍攝與訪談到的實際狀況,出入實在太多太大,可否請查證其他不同的外媒報導內容,來平衡大家所見到的真相?
目前國際間對基輔包圍戰了解的情形,是俄軍遭遇戰場大挫敗!入侵四天未攻下烏克蘭腹地任何大城,俄軍閃電戰的神話已破滅!
這兩天俄軍進攻基輔「無差別」濫殺,與宣傳精準打擊相去甚遠,濫射飛彈至平民區公寓大樓與幼兒園,許多血腥畫面讓世人震撼,各國痛斥普丁和俄國軍隊為殺人兇手,犯下戰爭罪與反人類罪行,俄軍對烏克蘭軍民所呼龥的軍事勸降,和顛覆政府不殺平民宣傳,與實際發動的殘忍攻勢完全是兩回事,引發基輔全體市民的憤怒,眼見家人和友人被殘殺並未因此嚇傻,紛紛領槍為保護家園而戰。
俄軍遭遇頑強抵抗結果出乎大家意料,不僅未成功奪取基輔機場,還因多架戰機為烏克蘭防空炮火擊落,墜毀追成數百名傘兵陣亡。首批突入基輔進行斬首軍隊已被全殲,惱羞成怒的俄軍補給斷鍊,部分已攻下據點又為烏克蘭軍人搶回,俄軍自基輔西郊圍城巷戰,俄軍強襲出動重炮搉毀電力供暖系統,以摧毀基輔全城明顯目標。血腥巷戰毫無人性激起基輔全民武裝,不分黨派皆主動誓死奮戰。官民一心齊對抗俄軍殘忍機械化部隊,英勇事蹟鼓舞鳥克蘭軍民。上自總統內閣官員國會議員市長幕僚,持搶保衛街區感動全世界。
以轉角國際的《烏克蘭戰報》為例,最近#7、#8、#9、#10四期,有綜合各家報導基輔市民奮勇抗敵的即時戰況。(以下重點節錄)
------------------------------------------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6124289
烏克蘭戰報#07:俄軍闖入基輔、烏軍反轟俄本土空軍基地
【2022. 2. 25 烏克蘭/美國/俄國】
俄軍闖入基輔,烏軍反轟俄本土空軍基地
「俄國大軍兵臨基輔城下,但俄國本土空軍基地也遭烏克蘭『空襲』反擊。」在發動入侵24小時之後,俄國三路進逼的侵攻大軍正從白羅斯方向的北方戰線南下,朝烏克蘭首都基輔進攻。但25日上午8點前後,俄軍位於烏俄邊境羅斯托夫州的米列羅沃空軍基地,卻突然遭到彈道飛彈襲擊,目前傷損不明只確認「機場正在烈焰燃燒」;可同時,烏克蘭國防部卻在9點緊急發出「首都備戰警告」:一批俄軍正搭著多輛偷來的烏軍卡車,喬裝成烏克蘭軍人高速突入基輔市區。
目前烏克蘭的全線戰事,全面聚焦在首都基輔的斬首戰役。根據烏克蘭內政部25日上午9時的說法,俄國空降軍雖然在安諾托夫機場(基輔西北20公里)被擊退,但穿越車諾比往南進攻的俄國戰車兵團,卻在首都北郊30公里的季梅爾鎮一帶與烏軍激戰。
斷後的烏軍緊急炸毀通行橋梁,並自炸北向的高速公路,但俄軍南下的集結規模正快速擴大,甚至連一度宣稱「收復」的安諾托夫機場一帶,都在25日9點左右恢復兩軍戰鬥。從新聞目擊畫面可知,俄國的戰車部隊已經開入機場周邊,可地平線上卻是火光沖天、顯示戰況頗為激烈。
「烏克蘭的傘兵精銳正在季梅爾與伊萬基夫(基輔北郊)迎擊俄軍,全面抗戰!」在烏克蘭軍方的通報中,也確認俄軍已逼近至基輔城郊。但不久之後,烏克蘭國防部卻突然發出警報,指至少兩輛被擄走的烏軍卡車,正載著滿滿的俄國喬裝部隊,從基輔北側的奧波隆區,全速往基輔市中心駛去。
奧波隆區位於聶伯河西岸,離激戰中的安諾托夫機場也有10公里遠,中間隔著相當密集的都會建築群。但此地離基輔市中心距離非常近,如果以總統官邸瑪麗亞宮、烏克蘭中央銀行大樓...等行政中樞來算,兩地交通距離只有7公里,因此「敵軍入城」警報也讓基輔軍民瞬間緊張不已。
雖然奧波隆區的俄軍滲透,很快就在半小時後由軍方宣布「成功殲敵」,但烏俄兩軍卻仍在其城區的基輔市立診所醫院周遭爆發激烈巷戰,直到上午10點30之後,市區交火的戰鬥槍聲更為猛烈——這也是俄國入侵烏克蘭30小時以後,基輔首都區第一次通報的「地面作戰」。
根據前線記者與民間通報的整合資料,俄國的北路侵攻軍目前主要沿著聶伯河西岸朝基輔前進。雖然烏克蘭首都駐軍頗為積極的迎敵反擊,但俄軍的南侵卻只是被拖延,而沒能被有效擊退或殲滅。因此工兵部隊已經開始在基輔北側破壞橋樑、公路幹道,試圖盡可能拖延俄國裝甲部隊朝首都進逼。
俄軍位於烏俄邊境羅斯托夫州的米列羅沃空軍基地,周五上午8點左右也突然遭到烏克蘭發射的短程彈道飛彈空襲。機場內有裝備著火爆炸,但不確定駐紮在基地裡的俄軍Su-30戰鬥機是否中彈。俄國頭24小時的空襲行動,主要鎖定烏軍空軍、雷達、防空與反擊飛彈部隊,但米列羅沃基地的爆炸顯示烏東戰線的烏克蘭部隊沒有受到太嚴重的轟炸打擊。
烏克蘭內政部表示:由於俄軍特種部隊已經南下朝首都逼近,預計很短時間內基輔恐怕得遭遇城市巷戰或癱瘓攻擊。情報顯示,俄軍的目標除了「斬首烏克蘭政府領導層」外,也以破壞電力、供水、電信與網路訊號為主,並伴隨各種燒殺破壞的恐怖行動,盡可能地造成民眾恐慌,逼使上萬民眾棄城出逃,進而造成堵車癱瘓,阻礙烏克蘭軍隊的機動與集結能力,以此讓烏克蘭民心崩潰,並向俄國的無條件投降。
-------------------------------------------------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6124577
烏克蘭戰報#08:反戰的俄國母親與「零戰損」俄軍?
【2022. 2. 25 烏克蘭/美國/俄國】
反戰的俄國母親與「零戰損」的俄軍?
「俄軍否認、甚至揚言逮捕一切的戰損報導,卻嚴格封鎖自己的傷亡報告。」俄軍入侵烏克蘭的戰爭行動,25日正進入圍攻基輔的關鍵時刻。俄國各地的一般民眾,24日開始卻自主性地大舉上街示威「反戰」,遭俄國鎮暴警察強行鎮壓、超過1,700人被捕,悲憤與懊惱的氣氛亦在全球俄裔社群內發酵。在戰火燒遍烏克蘭之際,俄國電視媒體卻受到嚴厲的管制命令:在電視新聞裡,只有頓巴斯遭遇烏軍猛烈轟炸的報導,完全沒有俄軍突襲圍攻、轟炸基輔的新聞,「俄軍的攻擊都是精準轟炸,但所有官方資訊都完全不能提到俄軍的戰損與死傷更新。」
俄軍對烏克蘭入侵行動,從2022年2月24日清晨5點「正式宣戰」後,俄國通信部的通訊監管局隨即向全俄國所有境內媒體發出嚴正警告,要求不得使用「俄國官方新聞稿」以外的戰況來源,一切新聞資料必須以政府通報為基準,以防非常時期的敵人混合戰。若有不從者不僅將恐遭撤照封鎖,負責記者還可能面臨重罰與刑事責任。
然而在俄國的國防部資訊裡,直到2月25日中午為止,俄軍的戰場新聞更新都只強調「俄軍的精準攻擊成功癱瘓了烏軍的侵略能力」;卻完全不提也拒絕公布俄國部隊「戰損與傷亡」資訊。各大國際通訊社所認證的前線照片,確實拍到了俄軍士兵陣亡、或至少裝備戰損的消息,但俄國國防部卻總只以「假新聞」一語駁斥,卻沒有給出相應的戰場資訊。
類似的「資訊隱蔽」問題,不僅只發生在敏感的戰爭傷亡數據上,對於俄國軍勢的侵攻動態,俄國本地電視、特別是官媒系統,也都出現了明顯的內容篩選。法國大報《世界報》的莫斯科特派員維特金,就提到了《俄羅斯電視》在24日早報的戰爭報導:「在俄羅斯電視上,俄羅斯就像是沒有攻擊烏克蘭一樣。官方所謂的『戰鬥』只發生在頓巴斯地區,新聞完全不提俄軍在地面或烏克蘭其他戰場的消息。我看了整整2個小時的電視,卻只看到10秒鐘的基輔,旁白字卡只寫著『俄軍高精準打擊』,其他沒有了。」
俄國官方不斷重申俄軍沒有轟炸非軍事目標、也沒有攻擊城市平民區——儘管在開戰的第一小時裡,俄國空軍發射的反輻射飛彈,就直接插進了基輔市中心的公車站裡,各地平民被炸死的照片,亦在不同國際媒體間廣傳確認。俄國軍方以「戰時保密」為由的資訊管制,也讓許多俄國民眾,特別是義務役男的父母們極為悲憤與焦慮。
著名的俄羅斯軍中人權NGO「俄國士兵母親委員會聯盟」,近日接到了大量的軍眷求救報案:「我的兒子被軍隊長官強抓去烏克蘭前線打仗了!」士兵母親聯盟表示:突如其來的大量陳情,全都是入伍的「義務役男」突然調轉部隊與家人失去音訊。經過與比對與訪查後,卻發現這些年輕役男是在最近兩周被抓入烏克蘭入侵部隊「非法充軍」。
在俄國,成年男性需要入伍服1年的兵役,但戰鬥部隊卻是以志願役職業軍人的「簽約士兵」為主力。根據俄國法律規定,一般義務役新兵是不能參加戰鬥任務,除非特殊時申請或許可,或該員簽字成為「簽約士兵」,否則一般都要經過至少1個月的申請程序。
在當前大量失聯的義務役男通報裡,許多家屬發現自家的兒子,是在上個星期被軍中長官突然要求「簽下出戰合約」,許多阿兵哥是在清晨被緊急叫醒強迫簽名,如果猶疑者就會被施以各種羞辱處份。但簽字之後,這些義務役菜兵卻會被緊急調轉部隊,並沒收隨身電話、全面嚴禁對外聯繫。
士兵母親向俄國獨立媒體《梅杜莎》表示:同批入伍的役男家長群組近期不斷出現「聯絡不到兒子」的消息,一開始大家以為是例行軍演管制。有的役男偷偷打電話回家說,自己被強押簽下戰鬥合約,但嚇壞的家人打電話找相關單位質問後,士兵卻哭訴被部隊嚴厲懲罰,自此再度隨部隊失聯。
在許多通報裡,士兵們全被沒收手機與通訊裝備,甚至還在「尚未正式開戰」的數星期前,隨俄軍部隊直接入駐烏東盧干斯克親俄武裝控制區。但大家都被警告不能外洩軍機,強迫簽字上戰場。要去哪裡也沒有人知道。一名崩潰的役男母親,向報導陳情:自己的祖籍其實有一部分血統來自於蘇聯解體前的烏克蘭,自己的娘家根本就在目前被俄軍入侵的戰區烏克蘭,「這下怎麼辦?我們一族該怎麼辦?我和我妹妹哭了一早上——我人在俄國這裡,她卻在烏克蘭那裡。」
------------------------------------------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6125769
烏克蘭戰報#09:290萬市民武裝抗俄的基輔圍城戰
【2022. 2. 26 烏克蘭/俄國】
290萬市民武裝抗俄的「基輔圍城戰」...開打
「敵人入城,就在今夜——在黎明升起前,俄軍將不惜一切代價,只求攻陷烏克蘭的首都...」入侵烏克蘭的大軍,25日上午開始進入首都基輔都會區。俄軍的輕裝前鋒部隊,一度突入了烏克蘭國會與政府中樞區,烏軍快速回防,並沒能成功「斬首烏國政府」。普丁仍於25日下午公開在電視轉播,向烏克蘭軍方喊話「快點政變推翻澤倫斯基政府」,並以此作為「停火談判」的先決條件。對俄軍入侵,憤怒至極的烏克蘭軍民,反而選擇了「全民武裝」,於26日清晨開始與十面圍攻基輔的俄國大軍,爆發激烈血腥的死鬥巷戰。
烏克蘭的激戰現況,目前全部集中在290萬人口的首都基輔都會區。根據各國戰地記者與烏克蘭國防部的衝突警報,基輔目前正遭到俄軍地面部隊多方突襲,整座城市已陷入全面巷戰;截至基輔時間26日清晨4時為止,俄軍主要的進攻方向與目標分別有三:
(1)斬首烏克蘭總統:俄軍正從基輔城西的舒里亞夫卡區沿著橫貫首都的第二大幹道「勝利大道」,直攻澤倫斯基總統可能所在的中央指揮碉堡,在「基輔動物園」一帶激戰,俄軍使用重型火砲空襲殺傷掃蕩平民住宅在內的烏軍防線;
(2)摧毀首都的電力與供暖系統:聶伯河以西的俄軍26日清晨跨越聶伯河東區,強襲基輔東北郊CHP-6火力發電廠。CHP-6是供電基輔大都會區的重要來源,是目前只有5°C的供暖關鍵,俄軍的強襲破壞卻無意保存佔領的作法,明顯具有渴殺基輔全城、摧毀首都通訊與軍民戰意的恐嚇目的;
(3)空降基輔南郊,爭奪「瓦西里基夫空軍基地」:俄國空降軍在25日清晨2點空降突襲位於基輔西南郊區30公里的瓦西里基夫空軍基地,直到清晨4點為止仍無法突破烏軍的機場防線,甚至傳出有載滿傘兵與重裝備、準備迫降強奪機場的俄國IL-76運輸機,在基輔西南被擊落。
此前俄國空降軍曾數次突襲基輔西北的安諾托夫機場、付出慘重代價,但安諾托夫的跑道目前已經損毀無法復原,因此部隊迂迴到基輔西南側試圖攻下瓦西里基夫,作為「斬首首都」的空降前進基地。但俄國空降軍的強襲,似乎並沒有辦法突破烏軍的首都戰略部署,儘管有夜色掩護、精銳戰力也更為優勢,但在缺少重裝備與空中有效火力支援的條件下,瓦西里基夫的俄國空降軍一落地就馬上被烏軍火砲與反裝甲飛彈猛轟壓制。
早在25日中午,俄軍的前鋒斥侯就已首次攻入基輔市中心北區的奧波隆區,這也是俄軍入侵以來,烏克蘭首都第一次遭遇「地面攻擊」——儘管朝市中心總統府方向突進的俄軍部隊不久後就被包圍全殲,但跟進部隊仍持續南下,並沿著基輔西郊開始部署「圍城作戰」。
在俄軍開始切斷基輔西側出口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在政府大樓前與政府的核心幕僚一同「直播宣示」,他強調自己沒有、也不會逃離基輔,一定會與烏克蘭人民抗俄衛國到最後一刻;同時烏克蘭內政部與基輔市府在周五午後開始武裝全城市民,只要願意留守者就能登記作戰、憑身分證領取步槍與彈藥,「只要你願意打,無論男女老幼,願意拿槍、願意拿汽油彈,我們就會帶領大家抗戰到最後一刻!」
基輔的全民皆兵,不僅限於平民。烏克蘭國會在週五下午一度遭遇俄軍小股突襲,所有議員也都分發到「槍械配給」;同時基輔市長也扛著機關槍在首都指揮巷戰防線。最妙的是在大選輸給澤倫斯基、被指控與烏東分離主義者收購煤礦,返國接受審判的前總統波羅申科,周五也與親信帶著政府配給的AK-47與反戰車飛彈,親上城區前線要共赴國難。
在《CNN》的最後專訪中,波羅申科再次強調烏克蘭軍民的絕對團結,並痛斥俄國總統普丁「腦子有洞才會開戰」,強調烏克蘭人現在恨死普丁,俄國絕不可能併吞烏克蘭。直播記者最後有些不合時宜地問波羅申科:「您覺得自己能在前線作戰存活多久?」「我會拼死戰鬥到永遠!」表示自己將與基輔共存亡的波羅申科如此說。
截至基輔時間26日清晨5點為止,烏克蘭全國範圍的戰線除了基輔以外,位於烏東緊鄰俄國編進的要塞城市哈爾科夫,也因烏克蘭軍民死守不降而遭遇俄軍「全城猛轟」,而在南方的敖德薩與赫爾松周邊也有猛烈陸空砲擊。
根據烏克蘭與白俄羅斯邊境的說法,第一波穿越白俄羅斯的俄國侵攻軍,雖然正快速集結至基輔周圍,但部隊的傷亡規模、以及俄軍後勤糧草斷鏈的協調問題,似乎都比想像更為嚴重——原本外界以為俄國空中火力與電戰優勢,不僅沒能徹底壓制烏克蘭的防空系統,直到26日清晨為止,烏克蘭戰機與彈道飛彈,都還能持續朝各地俄軍進行零星反攻。根據白俄羅斯境內的目擊資料,惱羞成怒的俄軍目前正積極從西部軍區向白俄境內派出「裝甲增援」,包括大量的戰車、重型火砲與工兵設備。如果無法有效截斷北方邊境,持續從白俄南下的更多俄軍,也將對基輔圍城戰帶來更沉重的威脅。
--------------------------------------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6127408
烏克蘭戰報#10:基輔守住第二夜...俄軍後勤自爆的補給災難
【2022. 2. 27 烏克蘭/俄國】
基輔守住第二夜...
俄軍「後勤自爆」的補給災難
「前線謠傳,俄軍參謀本部已下達了『周一總攻城』的必死命令...」來自美國的軍援、德國的飛彈、波蘭的難民支援、與整個西方世界對俄國特定銀行的Swift制裁,大大提升了烏克蘭軍民「對俄抗戰」的衛國士氣。死傷慘重、各地攻勢一再吃鱉的俄國侵攻軍,周六下午至周日清晨間,擴大針對北東南三城:首都基輔、東部大城哈爾科夫、南方要衝赫爾松同步攻擊,甚至開始攻擊核能設施、煉油儲存槽、天然氣輸氣管等戰略工業,軍事意圖似要從速戰速決,轉變成焦土挖心的報復性破壞?
以基輔為「烏俄決戰區」的首都圍城戰,26日破曉後,即以烏軍的成功防守作為首日結果。俄國的空降軍與特種作戰部隊付出了慘重的戰損代價,卻無法突破巷戰防守,疲憊的戰鬥部隊也無力佔領包圍基輔都會區。因此,從周六下午開始,烏軍即在基輔城內肅清殘存俄軍,俄軍士氣低迷,第一日的首都攻勢,並沒有任何關鍵收獲。
根據基輔市民與各國戰地記者的目擊證詞,進入到圍城戰第二日的首都街區,27日清晨的狀況「相對平靜」,全城宵禁的首都街道已沒有昨日廝殺的巷戰槍聲與城市爆炸的火光。但巷戰沒有全面開打,並不代表首都圍城的威脅就已解除,因為從27日清晨開始,俄國的空襲與砲兵轟炸仍持續在做戰略性破壞,像是基輔西南郊的瓦西里基夫,一處煉油基地儲油槽區,周日清晨就遭到俄國飛彈空襲而引發大爆炸,收到「毒氣警報」,呼籲所有民眾緊閉門窗以待天亮後確認。
除此之外,在基輔時間27日清晨4點,烏克蘭內政部也發出首都警報——位於基輔市郊的氡元素放射研究協會,遭到俄軍彈道飛彈轟炸。由於該研究機構裡存有放射性物質與核廢料儲存槽等高風險裝置,因此協會遭遇空襲一事也引發基輔城內的高度警戒,幸好只是虛驚一場,因為導彈只炸毀了機構外牆,沒有破壞儲存設備壓力外洩。
然而烏克蘭核能設施與石化油槽的遇襲挨轟,在27日的同一夜裡,烏東的盧干斯克州前線,也有民用儲油槽被俄軍火箭轟爆的嚴重災損;而烏克蘭東線的城市要塞哈爾科夫,27日更傳出天然氣管線被俄軍轟炸,強力大爆炸的地震與蕈狀火雲,一度讓前線軍民震驚以為「俄軍使用了戰術核彈」。
事實上,27日晚間一連串的大型爆炸事件,也顯示了俄軍入侵的受挫惱怒,已實際開始殺紅眼。因為基輔、哈爾科夫與赫爾松一代的能源設備、儲油槽,原本都是俄軍「速戰速決」期待下,優先奪取後的就地補給點,亦是俄國對於日後佔領秩序的重要維持設備。但在當前的空襲與轟炸行動中,俄軍的攻擊目的卻失去了明顯的戰略意圖,就像是要造成「最大傷害可能一樣」的只求報復性破壞。
但這有可能是烏克蘭守軍的自導自演嗎?同樣以目的論來看,此一推設恐怕更不切實際。因為仍持續交戰的瓦西里基夫一帶,目前並沒有立即陷落的威脅;死守哈爾科夫的烏軍,也沒有必要徒增自軍城市「被渴殺」的守城壓力。鑑此,軍事觀察多認為,油槽、天然氣管、發電廠、核廢料儲存設施的空襲,全都顯示:「俄軍將領與指揮系統,已經對這場『意外苦戰』失去耐性...更多針對非軍事目標、只求破壞震撼的無差別殺傷轟炸,恐怕馬上就要開始。」
俄國政府開始感到「惱怒壓力」的消息,不僅只是烏克蘭守方的片面預測,由社會管制與媒體現象,也都能客觀的感知到「克里姆林宮暴怒中」的錯判惱怒。自周六開始,俄國政府已針對Twitter與其他國際社群媒體平台進行「封鎖」或「降速」管制;原本就被牢牢抓住的俄國媒體更被加倍審查「衝突資訊」,像是去年諾貝爾和平獎的共同得獎者、在入侵烏克蘭問題上「強力反戰」的新聞媒體《新報》,26日就與其他10多間對戰爭存疑的俄國獨立報導單位,同時遭到俄國政府強烈警告並下達審查命令,要求所有境內媒體只能引用俄國官方所發表的「軍情動態」,「...報導用字也不能使用『入侵』、甚至『戰爭』...必須統一並唯一使用官方認證的專用敘述:『特別軍事行動』。」
國際各大媒體皆認為,俄國政府之所以急速收緊戰時資訊的傳播,並故意打擊Twitter等平台的流通,就是要故意封鎖或拖慢「俄軍在烏克蘭死傷慘重」的目擊證據。其中,最讓俄軍感到緊張的,即是俄國士兵的死傷狀況與被俘資訊——因為各界就算懷疑烏克蘭誇大「防守戰果」,但在開戰4天後,俄國國防部發言人,一直到2月26日下午,還是堅持對內主張:「...俄軍完全沒有戰損,至今死傷0人。」此地無銀三百兩且嚴重偏離理性推測的武斷主張,也逐漸讓俄國輿論默默地感受到「俄軍遭遇戰場挫敗」的難堪事實。
根據白俄羅斯民間目擊與從波蘭邊境傳來的前線影片,俄國裝甲部隊雖然仍持續從北方往白俄南境,意圖擴大攻擊基輔、或者增援烏克蘭東北的蘇梅市戰線,但新馳援的裝甲部隊似乎都是從西伯利亞遠調而來,裝甲戰力相當老舊。
除此之外,俄軍在北東南三方各地,目前都已傳出「燃油耗竭」的嚴重補給問題,越來越多機械化部隊因為後勤斷線的問題,而被困在烏東雪地、或拋錨在基輔外圍公路。無論是英美情報單位公開發出戰地通報、烏克蘭民眾的目擊交談、還是投降俄軍的自述告白,也都不斷重複強調:許多俄軍在出發侵略前,根本沒有得到適當的休息與物資補充,除了燃油不足、後勤短線以外,連士兵的口糧、飲水、甚至情報路線圖都沒有充分交代——俄軍似乎沒辦法統御這種全軍參戰的大規模戰爭。
戰略調度的疏失,特別以基輔首都戰線最為明顯,雖然俄國大軍在開戰頭24小時很快地突破烏北防線,但空降深入突襲首都外圍機場的俄國空降軍在空降之後,隨即遭持有重裝火力的在地烏軍給擊退。這一方面是疲憊且缺油的裝甲部隊,根本跟不上空降軍的突進要求,導致輕裝的空降精銳不斷掉進烏軍火力的死亡空間;而後方的裝甲部隊,在被上級硬催著往基輔突進的過程中,原本就吃緊的補給與後勤更屢遭烏軍伏擊摧毀,連聶伯河的渡河問題都難以有效得到支援。
原本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中,以少量兵力大殺四方、甚至成為各國軍制改革教範的俄國營級戰術戰鬥群(BTG),在入侵頭72小時的作戰中,反成為了俄國戰線拖垮的主因。俄國雖然動員了超過100個BTG單位,但大量、繁瑣、且嚴重超出後勤補給量能的行動規模與入侵受挫,反而加速了俄軍物資的耗竭與浪費,原本彈性、快速的編制優勢,反成為了加速指揮無效、後勤提前崩解的自爆災難。不過各方軍事觀察也都強調:這場入侵戰爭也才剛開打四天,早期的軍事動態並不足以定奪戰爭的大勢走向,俄國軍方也可能進行大規模調整,在軍勢數量與份量上,俄國仍無庸置疑地佔有絕對優勢、甚至不惜軍民死傷與烏軍硬拼。
烏克蘭媒體與軍方前線傳言,震怒中的俄軍參謀本部周六已對各路部隊下達「必死命令」,要求所有部隊從周日起不惜血本地對基輔、哈爾科夫、霍爾松、敖德薩...等烏克蘭各地的「死守大城」發動第一次全軍總攻擊?相關傳言表示:被大本營指派為「攻擊箭頭」的俄國空降軍司令部對此極為不滿,因為目前傷亡最慘的空降軍必定會遭遇最重戰損,但空降軍的強烈抗議卻被參謀總部強壓駁回,「所有責任都由參謀總長負責,各軍的死命令就是要在周一結束前攻下任何一座能對克里姆林宮戰略交代的重要城市。」截至周日破曉為止,基輔戰線零星空襲外「大致平靜」,目前尚沒有俄軍總攻城的明顯跡象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