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初期症狀通常有咳嗽、喉嚨痛、發燒、全身酸痛、流鼻涕、鼻塞、頭痛、疲倦、頭暈等等,如果硬要找出一個適應於大半病人的方向,葛根湯加減,配合半夏厚朴湯、苓桂朮甘等,是比較適宜的大方向。如果發燒,除非到了40°C,不用急著退燒,發燒是人體免疫系統對抗外敵時的正常反應,葛根湯等中藥使用得當、身體開始恢復時,燒自然會退。如果 40°C高燒不退,靠清冠一號並不能保證退燒,即使高燒暫時退了,臨床上常常看到病情反反復復,燒退又起。在我們大量的治療病例中,我們會使用以石膏爲主的白虎湯加減,這也是爲什麽我們之前治療新冠急重症病患時,常常會使用大青龍湯等重用石膏的方劑,確保肺部不會過度燥熱、津液枯槁。
許多台灣的家長問到小兒Omicron導致腦炎的病例。
葛根湯證時,醫生失治,或者病人原本有其它身體問題,有可能誘發剛痙,出現抽筋、抽搐、癲癇、四肢抖動、昏迷、角弓反張等症狀,即爲腦炎的症狀,治療依然以加大劑量的葛根湯加減爲主,適度加入白虎人參湯等來退熱、補津液。這本來並非難處理的病症,我們也治療過很多,西醫卻往往束手無策,多數只能使用「支持性療法」,也就是試圖減緩局部症狀,而非治療病因。
另一方面,台灣許多中醫師聽到Omicron就只會開清冠一號,殊不知清冠一號無法避免剛痙、腦炎的發生, 如同大陸的連花清瘟無法避免輕症轉重症一樣,使用不當反而會加重病情。
臨床醫學是實戰的學問,如果真的想大幅啓用中醫來對抗新冠疫情,最好的辦法是和治愈過大量新冠急重症的中醫師們詳細討論,而不是紙上談兵地吵咽喉燒痛是寒是熱、哪個中藥材有天然抗生素成分等等。
當張仲景遇上史丹佛 - 貼文 |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