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疫苗二期尚未解盲就下預購單,引起外界正反意見,生技分析師指出,近日高端股價連吞6根跌停板,可從臨床主持醫師反對與陳培哲院士辭去疫苗審查委員嗅出不尋常,二期未解盲就下單也有行政瑕疵。生技圈表示,目前全球在二期未解盲通過之前就施打或給藥證的,只有中國與俄羅斯,其他國際疫苗都進入三期臨床並有期中報告才獲得緊急授權。醫界有不同意見是因為解盲未出爐,總統就下指導棋,就像考生還沒考完試,學校就發畢業證書一樣。
高端股價在解盲前狂跌,很像之前基亞與浩鼎之前新藥三期解盲前,一定有人看到內容不佳而賣股價,生技分析師認為,二期解盲的數據可能不會太好。不過兩家公司都曾對外說過二期臨床的數據不錯,究竟要如何定義數據好不好呢?生技人士曾分析國產疫苗保護力可能是介於中國與歐美疫苗之間。生技研究員說,台灣選擇的技術相對較安全,但安全就像兩面刃,夠安全是否夠保護力不曉得。且國產疫苗的人體試驗是3、4月才開始施打,觀察的期間不夠長,無法得知效力是否可維持半年?高端與Moderna疫苗同樣來自美國國衛院,都是由Graham博士實驗室依據冠狀病毒所開發的基因重組全長S-2P蛋白抗原,能夠產生優異的免疫反應。
生技分析師說,理論上,國產疫苗解盲應該是會過,只是假設國產疫苗的保護力是70%,安全性沒問題,但有保護力更高90%的國際疫苗為何不用呢?另一個考驗是國產疫苗未來三期試驗仍是未知數,如果想打疫苗出國的人,意願上只想挑國際品牌。第一金投顧研究部協理許志麒說,國產疫苗安全性沒問題,也可扶植國產疫苗發展,但面臨的挑戰是國際藥證授權。以國產疫苗的技術,三期臨床的保護力很難超越國際品牌,除輝瑞、莫德納是用更高技術外,啟動臨床時也沒有變種病毒,現在有病毒變異,臨床數據很難比他們好,美國也已表態不會再發新冠疫苗的緊急授權許可,現實問題是年輕人打國產疫苗後依然無法出國。
台灣是民主國家,可讓人民選擇疫苗,未來願意施打的民眾效力表現,當然可當作另一種的三期臨床參考數據。至於國產疫苗是否7月可上路?生技圈表示,據了解,衛福部提前下單,國產生產線也早隨時準備好。聯亞也曾表示,若解盲通過,7月量產500萬劑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