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全球鉅額債務 ",光美國的債務已達26兆美元占GDP約135%,講直接一點其實已經還不了,最大的消費主力戰後嬰兒潮那些人皆已步入老齡,全球人口老齡化是普遍現象,現在就靠貨幣通貨膨脹將債務的後遺症轉嫁老百姓(而且是全球老百姓,因各國美元外匯存底主要都是美元,台灣目前美元外匯存底排名全球第四),世界各大國債務沉重,故各國央行實行負利率,並且以各種名義印鈔,你去問許多經濟學教授,為何政府宣布要讓國內通膨達2%,許多教授可能回答吱吱嗚嗚,其真實目的就是為了找理由"印鈔"。
全球的金融體系主要由FED主宰分層依序下去建立生態圈。
目前疫情衝擊全球經濟 ,大國繼續印鈔及負利率並將所有民眾資金趕到股市及債市,來挽救即將崩潰的兩個市場(最後防線),造成現在股市一路無基本面的高漲現象順道方便大佬們烙跑。一旦這個史上最大泡沫破裂,接下來燒到的層面可能會涉及到各國政府債務及美元體系瓦解。 回顧一下
2008年是因為各國大銀行濒臨破產,政府印鈔救銀行。 如今世界的債務吹得比2008年大許多,一旦破裂,政府無法救自己,更別說救銀行,1930年代光美國就有9000多家銀行破產。
現在在股市存股或許放個半年沒事,但若未來某一天的結果是毀滅性的.. 您會覺得此時還適合長投?千萬別小看ETF的威力,Michael
Burry 提防ETF不是沒有理由的,我認同他的觀點,現在或許是很好的商品,但未來有可能是暴雷的強化裝置。
金融領域由大到小有許多陰謀面要聊,個人進入金融圈也經過了15年後才開始慢慢了解"金融"是怎麼一回事。
每一個初入各類市場的投資者
,其實你不知道你正在與專業法人機構對奕,小散戶只是金融體系的食物。 若聽信媒體新聞的訊息而不獨立思考背後其發布新聞的動機,更容易任這體系宰割。即便你是完全不投資的保守老百姓也一樣受這金融體系掠奪,因真實的通貨膨脹率應是7%~14%之間。
建議這個時期要在“經濟大蕭條”、“惡性通膨”這兩個關鍵字做研究下功夫,雖不希望它的到來,但若發生,可避免一生的積蓄灰飛煙滅,甚至只因這毀滅行情累積了足以過一生的財富。
香港有個已逝投資名人叫做曹人超有句名言:
“智慧不如趁勢,投資必須抓緊趨勢,如能掌握一個浪,足可改變一生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