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詐騙日益猖狂,金管會急發三示警
比特幣詐騙案件愈來愈多,近期美國律師事務所對多家虛擬資產業者提出集體訴訟,而經由運用區塊鏈、虛擬資產吸金詐騙案件之報導亦多有所聞,金管會再三提出警告。金管會指出,金管會在2017年12月19日及2018年6月22日陸續發布新聞稿提醒社會大眾注意虛擬資產相關風險,2020年7月6日再度發出三示警。
一、虛擬資產價格波動大,投資風險高,社會大眾從事相關交易前,應充分瞭解其運作模式,務必審慎評估可能產生的風險。
二、虛擬資產非屬貨幣,對於藉虛擬資產從事的相關行為,如有涉及刑法、銀行法等有關詐欺、違法吸金等相關法令,係屬刑事犯罪。另虛擬資產如為證券交易法第6條規定之有價證券,未依證券交易法相關規定在國內對非特定人從事募集、發行或提供買賣、交易等服務,則可能涉有違反證券交易法規定,而應負相關刑事責任。
三、至於個案情況是否涉及刑法、銀行法及證券交易法等刑事責任,其具體行為事實,由司法機關認定處理。
2020年6月中,台灣才剛發生一起以「區塊鏈加虛擬貨幣」為名義的詐騙案件,詐騙份子以「加密貨幣去中心化、交易可追蹤、本金隨進隨出」等話術,在台灣吸金超過9億元。
接著,又發生一名28歲高職生劉女為首的詐騙案,以網路投資比特幣手法詐騙,被害人上鉤後又被騙走存摺及身分證辦人頭手機,藉此續騙更多人,遭詐總計高達近958萬元,虛擬幣詐騙手法推層出新、層出不窮。
金管會呼籲投資人勿透過未經金管會核准之交易平台投資外國有價證券等金融商品
2020-07-14
非我國合法之證券期貨業者,依法不得在我國境內從事證券期貨相關業務,鑒於國際跨境詐騙手法多元,境外交易平台透過網路社群媒體頻繁行銷,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金管會)提醒投資人,如要從事外國有價證券等金融商品之投資,應透過合法之金融機構進行交易以確保權益,以免發生交易糾紛時,無法獲得保障。
金管會網站已設置合法金融業網站連結,投資人可查詢經金管會核准之金融機構,另亦可參考金管會督導證券商公會於其網站設置之「國際投資警訊」專區,查詢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IOSCO)及金管會發布有關未經核准辦理證券期貨業務之公司名稱及涉有詐騙或吸金行為之警訊,以維護自身權益,避免受騙。
邇來eToro(e投睿)交易平台行銷吸引國人投資外國有價證券等金融商品,金管會已於108年11月29日發布警訊提醒投資人,eToro(e投睿)非我國合法之證券期貨業者,依法不得在我國境內經營證券期貨相關業務;另外國業者如在我國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業務,將涉有證券交易法第175條第1項、期貨交易法第112條第5項第3款及第5款、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第107條第1款之刑事責任,金管會將依法移請檢調單位偵辦。
聯絡單位:證券期貨局證券商管理組
聯絡電話:2774-7286
如有任何疑問,請來信:本會民意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