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沙先進您好,
回答這題已超過我能力範圍,我並未擔任過這個職務:the curve-maker。僅能從對金融業的片面認識與見解來摸索。有謬論再請金友們不吝指正。抑或如果您聽完像是覺得我完全沒有回答到,這可能也是正常的。
每檔金融商品基本都已發展成熟,所謂發展成熟,就是有夠多的敵人、夠多的投資人,一起參加交易時間內的博弈。聽到博弈二字,你就能猜到,每檔商品的造線任務週期、當日造線任務,都是不一樣的。有些時候,商品發行者是要吸引投資人,把別家的客人搶過來我這裡放量,這時造線的宗旨是短暫讓利給投資人、抑制其他競爭商品。有時商品發行人是要輸誠國家、造線的宗旨是要宣告「本國優先」,包括創造貨幣「內循環」誘因:別國商品又沒有我國商品好,國人投資還是不要輕易購買海外商品。有時造線目的是在挽回市場信心,本業最近發生重大遭裁罰事項、誘發投資人集體贖回,這時就要搬錢來砸、扭轉頹勢、製造良況曲線。有時是行情過熱,也需適時造線降溫,以免這項商品殖利率過高,根本不需付出那麼高的代價去hold住投資人。當然當該項商品六畜興旺、行情俏麗時,不見得隨時都在造線。
但造線等不等於護盤。並不等於。因為造線的動機與執行比起護盤複雜太多、也精巧太多了。
單日全球匯市的交易量是單日全球股市交易量的60倍。我們這一版是黃金版,全球有幾十檔的黃金基金、黃金礦業股票、黃金ETF、各國央行的黃金存量、各國的實金紙金與期金,交易量越大的商品,操縱漲跌的可能性就越渺小。
還有就是,我們版上的軍火商軍火業高手太少,我們的國際往往僅限美國中國與日本。對於地球上其他區域和經濟體的認識太過貧瘠,講到黃金,只能不斷跳針「美中貿易戰」。中國是世界最大經濟體是沒錯,但在資本市場裡,仍然是處處借殼拐彎、擔任中南海的靜脈曲張。人民幣,就跟絕大多數中國貨一樣,都是不堪使用的。世界上行遍天下的國際銀行與國際金融機構,叫不出一家是中國的。中國本質上的封建威權,與全球金融的自化力量扞格不入。中國社會與國際社會的思緒衝突是永遠無法根絕的。
自化力量:the intrinsic power of finance。就跟法律、道德、語言一樣,金融也存在著一股強大無形的自化力量。(所以才說、「連平靜都是一種暴力」)。這股自化力量是一個無可抵禦、無從察覺的吞噬力量、興揚的力量。不是針對你,但絕對淹沒你、擁抱你、帶領你、興復你。
一點謬見野人獻曝,再請大家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