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鯨大 可否想過為什麼現在第三方支付,電子支付,信用卡簽帳等無現金交易
工具如此之多,虛擬貨幣交易效率難道會更好嗎? 如果交易效率沒有顯著提升那
為何各個政府都要高歌猛進的推行虛擬貨幣呢?
我覺得主要有3個理由
1.杜絕一切檯面下的交易
這些地下交易比起檯面交易在某些地區可能來得大很多,導致於政府收稅的時候有漏洞,無現金的虛擬貨幣可以追蹤任何交易,使逃漏稅無所遁形
2.各國央行的銀行準備金率的調降
為了這個孱弱不堪的實體經濟,許多央行用的手段就是透過發鈔以及降低銀行準備金,降準是重點。準備金制度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銀行擠兌風險,現在很多國家的銀行準備金已經降無可降了,一點風吹草動就會發生擠兌。當現金全都變為虛擬貨幣後這個問題就完全消失了,因為所有的交易都完全在銀行的系統內流轉,沒有擠兌問題
3.為了後續的負利率做舖墊
一般來說銀行的資產負債表,銀行貸款的債權是資產(因為可以收利息),儲戶的存款是銀行的負債(要付利息給儲戶)。當推行負利率後銀行的負債會變資產,資產會變負債。如果今天有銀行跟你說,你錢存我這,每年我要跟你收取1%的管理費,你還會把錢存在銀行嗎? 當大家都不存錢在銀行,銀行的負債比就會爆表進而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但如果現鈔都是以虛擬貨幣替代,大家就都不能把錢領出來了,只能拿去花掉,或是將存款轉移成股票,房地產,黃金,比特幣等保值資產
更進一步推高資產價格。
因此不要再說虛擬貨幣是未來的趨勢,這個是各國政府央行的有意推行,利用媒體
輿論製造出金融創新的假象,他沒有改變任何的交易模式,只是純粹增加政府的管
控經濟的力道,剝奪公民的財產自由。
看得懂的人,應該知道接下來要怎麼做了,盡可能的保護自身財產
看不懂的人,也不要隨政府的宣傳起舞,到時候就真的只能做韭菜了
以上純屬個人看法,歡迎討論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