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規定
1. 請勿張貼重複文章、無意義內容或廣告文章。
2. 請勿提供LINE、電子信箱或任何私人連絡方式,以避免被詐騙集團或有心人士不當利用。
3. 請勿發表具政治意識傾向、挑起族群或地域對立的言論。
4. 發言內容請勿涉及人身攻擊、污衊、無事實根據或其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之內容。
5. 本討論區可匿名發言,有IP記錄,禁止張貼違法內容。
以上版規如有發現違反,文章將會直接移除。
查看原文
以前看電視古裝歷史劇..
常常說..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聽久了..
好像就是真理了..
今天就來當個不及格的說書者..
現代版..
股裝劇..
話說..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這就是景氣循環..
中國政治..
盛勢轉衰敗..
這一千年成一個大循環..
約300年成一個小循環..
唐宋元明清..
唐朝274年
宋朝319年
元朝97年
明朝276年
清朝276年
除了元朝97年不到..
基本上其它朝代統治..
都接近300年..
所以元朝統治..
可以稱之為..
假突破..
真拉回..
我是歷史學家..
更不喜歡讀書..
但歷史劇還看過幾部..
所以我說..
今天當個不及格的說書者..
當整個環境改變..
那不是一般人可以擋住的..
整個朝代改變..
由盛極而衰弱..
都有其脈絡可循..
千年下來的統計..
會產生一根一根的技術線..
唐朝的盛勢將近100年..
其基礎在隋朝就已經打下基礎..
經過魏晉南北朝600多年後..
人心與政治慢慢統合..
如族群融合..
如經濟重建..
如軍事重建..
如民心趨安穩..
等等..
造成唐朝大多頭朝代..
但因為錢太多權太多..
然後就出現一個唐玄宗..
胡搞瞎搞..
導至唐朝由大多頭走向長期空頭..
唐玄宗為了便於管控遼闊的邊疆..
於722年設置九個節度使與一個經略使..
節度使不只負責軍事..
之後還兼顧地方民政與財務..
慢慢也成為藩鎮割據的遠因..
755年11月..
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
與丞相楊國忠勾心鬥角..
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由發動叛亂..
史稱安史之亂..
757年叛軍內訌..
安祿山之子安慶緒殺父奪位..
761年李光弼反攻洛陽失敗..
史思明獲捷後居然被其子史朝義所殺..
763年正月..
史朝義在石頭(今河北唐山東北)自縊..
八年的戰亂才告平定..
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
得帝位,為唐太宗..
此為唐朝政經發展之向上跳空漲停..
就算有武則天稱帝..
唐朝國運能是向上走..
712年..
李隆基即位,即唐玄宗..
直到755年..
安史之亂發生後..
大唐帝國國運才真正跳空跌停..
大唐帝國國運向上發展有140多年..
接下來大唐國運就是盤跌..
隨著宦官竿政與地方藩鎮割據..
唐帝國後期與東漢末年一樣..
地方角頭崛起..
型成有槍就是娘..
槍桿子底下出政權..
東漢末年三國爭雄..
到唐末五代十國..
如出一轍..
在唐玄宗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然後隨著政治景氣循環的低點到來..
大唐帝國李柷即唐哀帝..
就包包背起來..
走到後台..
向導演領個便當..
大唐帝國就這樣草草下市了..
跟漢獻帝「禪讓」帝位給曹丕一模一樣..
有時候1000年前..
與1000年後的歷史..
居然那麼雷同..
連波段漲幅與跌幅都那麼相同..
只是漢高祖劉邦到漢武帝劉徹..
花5帝約100年走向漢朝全盛時期..
在漢武帝時期..
好大喜功..
雖然國勢強盛..
也由於犯了錢多權大的毛病..
只要戰爭..
必定導致財庫空虛與政局不穩..
造成財務壓力與國內政治管理出現毛病..
就像唐玄宗那樣..
就是大漢帝國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後來雖然有漢光武皇帝劉秀中興..
但由於和唐帝國一樣..
黨爭與行政權旁落..
帝國國運無法持續..
很快又快速崩跌..
西漢漢文帝和兒子漢景帝在位期間..
秉持黃老無為的治國理念..
奉行「無為無不為」的方針..
實行輕徭薄賦、力行節儉的與民休息政策..
使人民負擔大大得到減輕..
社會生產得以迅速恢復..
史稱文景之治..
將整個帝國國運推到至高點..
然後才有漢武帝劉徹..
東征西討..
看起來很霸氣..
但那已經是漢帝國國運..
的邪惡第五波了..
然後西漢帝國國運..
輾轉成3波段向下..
雖有昭宣中興之國運反彈..
但隨後又在向下..
趨勢如此..
最後由漢帝國太子.孺子嬰.劉嬰..
代表向王莽稱帝..
建立新朝..
劉嬰為定安公..
然後走向後台..
向導演領個便當..
東漢漢明帝和漢章帝在位期間..
此時推行儒家治國..
東漢進入全盛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整個帝國國運成現v型反彈..
但31歲的漢章帝突然駕崩..
時僅10歲的太子劉肇即位..
是為漢和帝..
少年黃帝..
東漢帝國國運..
直接連跌5根跌停板..
像生技股一般..
完全沒有基本面..
少年黃帝..
開啟了東漢帝國外戚覽政..
東漢當然也從反彈的高點..
直接跳空跌停..
和帝非常勤奮..
不失為英明之主..
但年僅27七歲的和帝病逝..
出生僅百日的少子劉隆即位..
是為殤帝..
殤帝僅在位8個月就駕崩..
接替即位是安帝劉祜..
他即位早期由太后鄧綏臨朝理政..
安帝親政..
將鄧氏家族誅殺殆盡..
安帝依賴外戚宋氏和閻氏以及宦官的力量..
東漢快速衰落..
漢安帝在南巡途中死在葉城..
外戚閻氏擁立漢章帝之孫..
濟北王劉壽之子劉懿..
史稱漢少帝..
其在位僅200餘日就病死..
中常侍孫程誅殺閻氏家族..
孫程迎立濟陰王劉保..
是為漢順帝..
順帝病死..
太子劉炳即位..
是為沖帝..
即位時年僅2歲..
劉炳駕崩..
年僅三歲..
劉纘即位..
是為質帝..
質帝非常聰穎..
結果不久質帝就被毒殺..
東漢後期連續好幾個少年黃帝..
是運氣使然..
也是外戚干政的結果..
漢章帝之孫劉志即位..
是為漢桓帝..
桓帝年少..
因此繼續由梁太后臨朝執政..
漢桓帝駕崩..
劉宏繼位..
是為漢靈帝..
漢桓帝.漢靈帝.
發生兩次黨錮之禍..
東漢王朝國運直接跌到谷底..
彈都彈不起來..
然後漢獻帝即位..
只是一個傀儡皇帝..
真正實權掌握在曹操手中..
董卓被呂布誅殺後..
開啟了東漢帝國地方角頭崛起..
經過幾年混戰..
曹操打敗了袁紹..
掃平了袁術..
把持朝廷..
挾天子以令諸侯..
消滅各路割據勢力..
不僅架空漢室權力..
更統一了北方各地角頭..
赤壁之戰戰後..
與孫權、劉備形成三國鼎立..
曹劉孫三分天下形成..
真正實權掌握者曹操..
自立魏王..
劉備亦自立漢中王..
東漢至此已名存實亡..
建安25年(220年)..
曹操去世..
曹丕繼任漢丞相..
同年11一月..
曹丕迫漢獻帝「禪讓」帝位..
東漢結束..
漢獻帝走向後台..
也向導演領個便當..
漢經三國盤整..
而由晉取得正統..
但就像合一妖股般..
司馬家族快速連漲幾根漲停板..
然後就連跌幾根跌停板..
八王之亂..
讓短暫統一的中國又形成分裂..
魏晉南北朝400年..
直到楊堅統一天下..
581年北周靜帝禪讓給楊堅..
589年滅南陳..
590年9月冼夫人歸附隋朝..
至此隋朝結束了中國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
重新建立大一統的局面..
唐帝國承襲隋朝..
就像漢帝國承襲秦帝國一般..
都在歷史循環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至於經過5代10國短暫的盤整..
趙匡胤崛起後的宋帝國..
明顯無法開創更大的格局..
只能像現在的美聯儲一樣..
不斷的印鈔票..
不同的是..
美聯儲印鈔票給國內外使用..
並可以大買金銀..
而宋帝國不斷的印鈔票..
給國內使用..
但卻給外國大量金銀..
公元960年..
趙匡胤自導自演..
叫部下發動陳橋兵變..
擁立趙匡胤為帝..
改元自立.是為宋太祖..
史稱北宋..
建國之初..
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變奪取皇權..
通過杯酒釋兵權..
將兵權歸於中央..
並將地方財富集中到中央..
又將年輕優秀兵士..
全送到中央首都..
將其老弱兵士留在地方..
但兵力仍歸中央管轄..
重文抑武為國策..
此為強幹弱枝政策..
使得北宋自成立之初..
便頻頻不敵北方外患..
對遼朝、西夏等北方國家..
用兵則屢遭挫敗..
不過透過澶淵之盟的歲幣外交手段..
兩方維持了大體的和平..
貿易的進展..
也使得中原文化向北方輻射..
宋代由於國策..
不容任何地方勢力崛起..
所以在國際政局算小弟
但宋代的經濟繁榮程度..
可謂空前..
前所未有..
各行各業均有重大發展..
各地也出現了各種製造工廠和加工工廠..
所以是工業革命之前..
宋帝國..
是世界上最發達的超大規模經濟體..
前無古人..
是中國歷代王朝中最偉大年代..
經濟文化發展空前..
宋代商業繁盛..
通行的貨幣有銅錢、鐵錢、白銀與黃金..
黃金是用以保值、跨洲貿易的最佳首選..
銅錢、白銀是作為中遠距離交易通貨..
鐵錢則是作為零錢於在地市集、做小額交易使用..
宋政府每年鑄造的貨幣量來衡量..
其中個別年分所生產的貨幣數..
就超過有唐一代發行貨幣的總額..
宋太宗至道年間(995—997年)..
每年鑄幣83萬貫..
到神宗熙寧六年..
已達506萬貫..
在工業革命以前..
貨幣發行規模僅宋朝一例..
且遠遠超過世界各國..
儘管如此..
宋貨幣的供給..
仍無法應付增長的市場對貨幣的需求..
每年的朝議都將「錢荒」列為討論議題..
加上商品入口..
宋代大量銅錢、白銀外流..
另一方面宋代貨幣精良信用穩定..
東南亞、日本、朝鮮、金、遼.等區域經濟體一致通行宋貨幣..
宋錢幣在南洋、日本、金國、遼國、朝鮮等國..
取代本國貨幣..
成為當地主要通行貨幣..
作為一級東亞貨幣..
宋代的銅錢大量外流東亞地區..
帝國內部銅礦稀缺..
造成硬通貨短缺..
為應付不斷增長的貨幣需求..
真宗時期..
成都民間十六家富戶主持..
印造一種信用本位的兌換紙鈔..
代替銅錢..
僅僅在四川使用的一種地方貨幣..
是為交子..
(按照紙幣的經濟學定義..
只有國家發行的才算真正紙幣)..
仁宗後改歸官辦..
並定期限額發行..
徽宗時期..
改交子名為錢引..
並擴大流通領域..
宋高宗紹興三十年(1160年)..
改為官辦「會子」..
會子主要有東南會子(也叫行在會子)..
湖北會子和兩淮會子..
但是為防止銅錢北流..
宋朝政府規定在與金交界處仍然只能使用鐵錢..
與交子不同..
會子是以銅錢為本位的..
面值有一貫(一千文)..
兩貫和三貫三種..
後增印兩百文、三百文與五百文小面額鈔票..
乾道五年(1169年)定為三年一界..
每界發行一千萬貫..
以舊換新..
熙寧十年(1077年)歲入7070萬貫..
農業的兩稅為2162萬貫..佔30% ;
工商稅為4911萬貫,佔70%..
工商稅收入構成朝廷財政收入的主體..
第一界會子的發行額僅三百萬貫..
到乾道四年(1168年)僅七年的時間..
發行額增加到七百萬貫..
之後固定在一千萬貫..
儘管會子的加印與隆興北伐有關..
但是由於作為本位的金屬貨幣沒有相應追加..
幣值增長指數已經達到300%以上..
到理宗淳祐六年..
會子發行額增加六十五倍..
會子雖與銅錢可自由兌換..
但由於會子不斷貶值..
兩者匯率也急遽走低..
南宋對維持會子的穩定與信用進行過一定的努力..
除了制定數年一界的換新舊會子兌換制度控制流通量外..
宋孝宗時期還制定了..
「中半納入(地方上繳的稅賦可以有一半用會子繳納,並且不計貶值、依其面值計價)」的制度來確保其信用..
然而1205年北伐失敗..
造成的財政惡化..
導致了會子制度逐步走向破產..
自寧宗宣布十一、十二、十三界會子同時流通後..
會子之多猶如決堤之水..
物價飛漲猶如脫韁野馬..
出現會子擠兌銅錢的現象..
嘉定二年(1209年)..
會子換界..
政府規定新舊會子以一比二的比例兌換..
同時嚴禁不按比例兌換會子..
否則抄家..
並鼓勵打小報告互相揭發..
這無異於宣布會子已經信用破產..
但是這依然沒能阻止拒收會子的風潮..
會子也進一步貶值..
超級通貨膨脹導致社會無論中下層都損失慘重..
迫不得已..
政府發還抄沒的家產..
並籌措一千四百萬貫來回收舊會子..
嘉定五年後危機才漸漸平息..
從此之後..
會子換界已無法正常進行..
政府一旦發生財政危機..
就會以濫印鈔票飲鳩止渴..
理宗親政後..
由於十六及十七界會子數量巨大..
險些再度造成通貨膨..
端平入洛之後..
會子與銅錢的匯率從端平初年暴跌25%..
十八界會子發行量更加大..
白米漲到每斗米三貫四百文錢..
是孝宗年間(1162年—1189年)的十一倍..
淳祐七年..
理宗頒詔..
十七、十八界會子永遠使用..
希望藉此來抑制物價上漲..
但是兩百文的十八界會子卻連一雙草鞋都買不到..
會子已與廢紙無異..
景定五年(1264年)..
賈似道規定十七界會子須在一月之內全部換成十八界會子..
並將會子改為「金銀見錢關子」..
宣布關子與會子的兌換比例為1:3..
但通貨膨脹更惡性發作..
不過..
南宋的會子雖然一路貶值..
但與元、明兩朝的徹底失敗..
相比仍維持了相當長時間的流通與信用..
故可視為近代前較為成功的紙幣實驗..
中國在這2000年中..
歷史就像因果般..
不斷循環..
就像春秋戰國時期..
君權旁落..
但又沒有任何諸侯力量足以稱霸中原..
紛紛擾擾500多年..
終於在秦帝國軍事武器有突破性發展..
加上獎勵農耕與戰士..
造成軍事與經濟力量大增..
先迂迴往北往西往南發展..
在土地與人口成為絕對大國後..
開始東進..
最弱小韓國首滅..
然後滅趙滅魏..
滅楚滅燕..
當秦國滅他國時齊國只冷眼旁觀..
最後秦軍一來..
齊王建投降.齊國亡..
秦定六國..
一統天下.建秦朝..
公元前905年..
因秦祖先非子善養馬..
因此將其封於秦..
今甘肅天水市清水縣
秦帝國發展於秦地..
原只有一縣之地..
經600年發展..
統一中國..
確定中央集權..
沒想到不孝子孫..
胡亥大行胡搞瞎搞..
瞎事作一堆..
西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後一次東巡..
他帶幼子胡亥同行..
最後於沙丘(今河北平鄉)去世..
胡亥與同行宦官趙高與李斯密不發喪..
密謀奪權..
趙高為胡亥的師傅..
與秦始皇長子扶蘇和蒙恬之弟蒙毅不合..
而李斯也對蒙氏兄弟不滿..
他們先擁立胡亥為太子..
假造詔令以賜死在九原督軍的扶蘇..
史稱沙丘之變..
他們等到東巡大軍返抵咸陽才發喪..
胡亥也繼位為帝..
即秦二世..
秦二世受趙高擺布..
他賜死蒙氏兄弟..
並殺害兄弟姐妹數十人..
然後趙高陷害李斯..
腰斬於咸陽..
從此..
秦地國朝政由趙高專權..
多久..
3年..
3年整個秦帝國就土崩瓦解了..
秦始皇死後,
前209年陳勝、吳廣反抗起兵..
雖然沒多久被擊潰..
但當時全中國迅速四方起兵抗爭..
前207年劉邦入關中..
此時趙高擔任丞相..
命閻樂殺秦二世於望夷宮..
改立子嬰為秦王..
同時..
劉邦軍於藍田擊潰秦軍..
駐軍霸上..
秦王子嬰發動政變..
誅殺趙高..
並向劉邦投降..
秦朝亡..
600年的帝國發展..
用約110年提升秦國國力..
在秦孝公於西元前356年..
任命商鞅為左庶長..
在秦國國內實行一連串的商鞅變法開始..
到前247年幼主秦王政繼位..
這110年大大提升秦國國力..
為江來統一中國做最好的準備..
然後花了20年..
做統一中國之戰爭發動..
秦始皇在西元前221年..
統一了全中國..
600年的帝國發展..
用140年完成統一大夢..
結果只花3年..
秦王子嬰就到後台..
向導演領了便當..
劉邦入主關中後..
廢除嚴刻的秦法..
推行約法三章..
頗受秦人擁戴..
當初在陳勝吳廣起事後的兩個月..
江東會稽郡吳縣(今江蘇吳縣)的項梁、項羽舉兵起事..
到西元前203年..
項羽已經控制整個中原地區..
項羽先尊為楚義帝..
但只給湘江上游的小地..
並於楚義帝就國途中殺掉..
然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
領有梁楚九郡,都彭城..
軍事武力空前絕後..
但隨後楚漢相爭中..
漢王劉邦受諸侯擁戴打敗了項羽..
於西元前202年2月受諸侯擁戴為漢帝..
建漢帝國..
歷時8年紛亂..
中國再歸一統..
開啟漢朝400年的統治..
歷史就是不斷的重演..
就向一部永遠拍不完的連續劇..
這個男主角拍完..
走到後台向導演領了便當去..
然後新的男主角上台..
開始活靈活現的表演..
有時博得滿堂彩..
有時令人恨得牙癢癢..
我們都應該給予鼓掌..
像秦漢的宦官..
敗壞潮正引領黨爭..
同樣出現唐朝明朝甚至大清也是如此..
像個朝個代都有地方勢力的存在..
在於如何管理與相處..
像晉朝8王之亂..
同樣在明清或唐朝都有..
只是程度與後續發展完全不同..
明朝為靖難..
確立了中國600年來以北經為行政中心..
唐朝玄武門之變..
奠定唐朝100年的強盛..
而清朝則有雍正王大殺兄弟....
讓清朝在繁榮強盛60年..
唐朝在安史之亂後..
全國形同割據..
好像三國初年般..
但清朝在平定了太平天國時..
但在地方勢力湘軍崛起時..
卻成功壓制與分裂..
這當然與曾國藩個然修養與眼光有關..
一來他不願走向年羹堯之路..
二來他也不願成為吳三桂第二..
他要解散湘軍..
朝廷求之不得..
而他的湘軍一部分變成左宗棠的遠征軍..
一部分成為李鴻章的淮軍..
淮軍慢慢演變成袁世凱的新軍..
也就是明國初年的北洋軍閥..
包括現在國民黨與共產黨的軍隊..
都是由此演變而來..
一脈相承..
如同老和尚..
往生前..
將衣缽相傳..
而宋朝與元朝是比較不同於以往歷史..
宋朝建立於防..
防地方.防外戚.也防宮廷..
強幹弱枝確保了絕對皇權..
卻招致外患強大而無法處理..
要是在唐朝或明朝..
早就打回去..
然後呢?
又培養新一批地方勢力..
像宋朝..
看起來窩窩曩曩..
對外軍事不行..
但權力發展經濟..
社會少有戰事..
經濟發展就好..
人口快速增加..
整個華中及東南及沿海..
這500年發展很好..
都在宋朝打下基礎..
我想..
如果不是蒙古快速崛起..
宋朝再發展2~300年經濟..
也許工業革命會發生在中國..
如果宋朝戰爭再少一些..
經濟會發展更好..
宋朝在戰爭後都會發生貨幣快速貶值現像..
而元朝由於蒙古人高層政客..
一直以蒙古帝國為光榮...
無法接受或融入中華文化..
統治不到百年..
就被踢出門了..
後來蒙古文化融入中國是在晚清與民國了..
商鞅在秦國實行變法..
使得秦國經濟發達..
軍事強大..
奠定秦始皇統一全中國的基礎..
用法家思想的官僚政治代替春秋的貴族政治..
這也引想漢朝統治..
漢朝鞏固「儒表法裏」 的中國帝制..
影響中國人兩千多年..
秦朝的建立..
為後來漢朝400統治打下堅實的基礎..
使中國由一個抽象的地理名稱..
轉為大一統帝國..
為往後中國2000年的融合文化..
提供一個基礎平台..
中原文化與秦文化.楚文化與齊魯文化等文化融合..
加上後來不斷由東西南北數百種文化..
融合而成中華文化..
所以中華文化由5000年來各自發展..
到了2000年前做一個大平台..
不斷學習..
不斷融合不同文化..
發展出新文化..
不只法家佛家道家融合完整..
我相信未來幾百年後..
中華文化可將基督回教融合成新文化..
........
所以歷史也許循環..
但想法看法與做法不同..
其結果也不盡相同..
台灣自從有了股市交易..
慢慢可以更短的時間..
看到每個產業的興衰史..
1953年台灣政府為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
發行土地實物債券..
並公布「公營事業移轉民營條例」後..
自1954年起..
將臺泥、臺紙、農林、工礦等..
四大公營事業公司股票發給民間..
因此臺灣證券市場..
可以說開始於1953年1月26日..
當時政府為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
徵收地主土地..
轉放現耕農承領..
三成配發股票..
由政府發放臺泥、臺紙、工礦和農林等四大省營事業開放民營的股票..
另外七成搭配實物土地債券..
兩者價值約新臺幣20億元..
1961年10月23日臺灣證券交易所成立..
於1962年2月9日正式營業..
臺灣證券交易所集中證券交易..
為政府債券、公司股票、公司債券及其他經核准買賣的有價證券等4類..
經由經濟部證券管理委員會..
1962年2月9日核定准予試行上市者..
計有臺泥、臺紙、臺灣工礦、
臺肥、農林、中興紙業、臺糖、
臺電、一銀、華銀、彰銀、
大同、味全、中華開發信託、中化等股票15 種..
若包括臺灣機械(51年8月24日才有交易)為16種..
債券則有49年及50年短期公債、復興儲蓄債
愛國公債、煉鐵公司債、塑膠公司債、元山公司債以及大同公司債等7種。
到了2020年6月..
台灣台股上市家數已經來到944家
台灣台股上櫃家數已經來到777家
台股2020.7.27日..
破了12682點的史上最高紀錄..
2020.07.28再寫歷史新高..
加權指數最高來到13031.70點..
護國神山台積電開盤漲停..
飆到466.5元歷史天價
終場成交量則爆出3432.53億元..
光是台積電成交量就高達1.65萬張..
登上單日成交量第5大的個股..
466.5元的台積電也擠身全球市值前十大..
市值衝上12兆元..超過4100億美元..
台股加權指數創歷史新高..
最大功臣就是台積電..
30年前股市指數達到12682..
當時「台灣錢淹腳目」..
1990年,1美元兌台幣匯率一度來到接近26元,
台股市場內..
高達96%的交易比重是來自本國自然人..
3%為本國法人..
當時,民間儲蓄大幅湧入股市..
台股大多數的交易資金..
都來自國內..
光靠國內投資人的瘋狂追捧..
就堆出了30年來都難以跨越的指數門檻..
睽違30年..
台股在護國神山台積電帶動下..
一舉衝破了歷史高點..
2019年外資交易比重已攀升到近28%..
已經成為台股交易主力之一..
今年以來台幣兌美元已升值約2%..
被外界視為是亞洲最強貨幣之一..
許多資金因此匯回台灣套利..
造就台股指數破歷史紀錄..
同樣資金行情..
皆是大量的資金湧入市場..
1990年97%為內資..
2020卻是全球央行普遍實行量化寬鬆政策..
因新台幣升值..
國際市場出現大量熱錢進入台灣市場..
進而推升台股向上..
1990年只能臨櫃交易..
30年前每筆交易都要透過營業員..
當時下單只能到券商的「號子」實體交割..
現場常常被投資人擠爆..
甚至有民眾透過魚竿..
只為越過排隊民眾..
將下單委託書..
直接「吊」給營業員下單的奇特場景..
2019年,電子下單成交筆數..
占市場比率66%..
以及成交金額占市場比率64%..
現今已有超過半數的投資人..
均是透過網路以及App自行交易..
攤開1990.02.13日的台股上市的個股..
加上當時有發行的四檔基金..
台股全部僅投資標的不到200個..
現在上市加上櫃就1721家公司..
1990年最受投資人青睞的..
就是金融類股..
金融業成為投資人最熱門投資標的..
當年股王國泰人壽..
更曾創下每股1975元天價..
這數字..
是當今金融股王上海商銀股價的43倍..
1990年以創新高的當天收盤價排行..
高價股前十名..
就有七檔是金融股..
2020年現在..
高價股前十名..
全部是科技股..
股市往往反映每個時代的產業主流變化..
像2000時的股王..
曾是代表PC產業的華碩、廣達..
接著進入智慧手機時代..
2010後則有宏達電等代表個股..
1989年,台灣全年GDP成長率高達8.7%..
2020年,股市再創新高..
根據主計總處預測,台灣GDP成長率為1.6%
台股還有機會繼續向上突破嗎?
30年前台股創造12682高點..
行情在同一年就重挫..
一些國際事件等影響..
股市就一瀉千里..
資金行情就泡沫..
2020再創台股新高點13031..
還會再創高嗎?
有分析師喊到4萬點..
目前大部分股票本益比非常高..
漲到可以已經到外太空去了..
股票可能天天漲嗎?
最近已經有許多外資..
提前股市獲利了結..
現在要學曾國藩晚年的持盈保泰..
還是吳三桂的莽撞..
惹的簽股罵名..
如果袁世凱好好做大總統..
也許可以再做20年..
明國初年那個年代..
就是要民主..
可以像美國財團治國的表面民主..
也可以像中國共產黨集體菁英領導的形勢上民主..
就是不要帝制..
不要那種家天下的制度..
要看懂時勢..
順勢而行..
才不會走的辛苦..
卻惹得一肚子火..
得事倍功半的效能..
那護國神山台積電..
還能再創期績嗎?
接下妖股王之棒後..
護國神山..
變成護國神妖..
帶領眾小妖..
一同闖天價關..
今天誰最妖..
護國神妖台積電..
我不是說台積電不好..
台積電股價創歷史新高..
要尊敬他..
事台灣奇蹟再次發威..
創台灣股市新高點.也靠他..
台積電明顯被炒做過頭..
英特爾技術會輸台積電嗎?
台積電事台灣國寶..
那英特爾就是美國國寶..
其次中國科技業因美國壓迫..
70幾家半導體把2年庫存量都下給台積電..
那這兩年中國訂單就..沒有了..
台積電押寶美國..
未來中國訂單難到不可能往三星下單..
現在華為被美國打壓很慘..
華為是中國的寶..
中國準備讓出全市場..
無限提供金援..
支持華為發展半導體一條龍之策略發展..
也就是華為未來往ic設計..
晶圓製造..
晶圓代工.封測.組裝等所有半導體產業..
都一手包辦..
走英特爾三星路線..
重點是..
中國14億人口市場..
加上伊朗巴基斯坦東歐俄羅斯及東協..
這外為市場也14億..
20幾億人口的市場養一家華為..
憑中國人的腦代花10年發展..
難道發展不起來..
這樣對台積電聯發科是利多..
真是笑話..
歷史循環..
許多故事脈絡真的會不斷重演..
但個人可以選擇明哲保身獲隨波逐流..
大環境無法改變..
但個人生活及心境卻可以調整..
要有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就要有不一樣的思考方向..
台灣未來10年..
仍然有百萬人靠他生活..
就是..
護國神山台積電..
給他加油..
未來..
護國神山台積電..
應該股價會回歸正常值..
300元..
我對護國神山應該長期看空..
466.5就是頂..
不太可能再創高了..
而台灣股市..
也可能到頂了..
未來10年都難以跨越的高點..
(如果新台幣大貶..
又另當別論)
斜斜拉一條線往右下角..
就是天花板..
雖然他很重要了..
連最近美國科技股..
最近也要看他的臉色..
但形勢比人強..
美國QE已經用到盡了..
效果越來越差..
美元貶值..
勢不可擋..
全球經濟..
現在不只發燒..
給美國胡搞瞎搞..
是越來越嚴重了..
大家只能自求多福吧!
我還是要替護國神山台積電..
說聲..
加油吧~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與網路週刊
20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