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交易是最大的成本。
所以,每一筆投入的資金,其實都在幾年內沒有動用到的壓力。可是,發覺這裡,大家好像每到一個滿足點,就要短跑出場。然後等待低點再度進場。可是問題是如果那麼厲害,不就每個人都成了神仙了嗎?把黃金當股票來回進出,其實成本好高昂的。有時候該加碼的時候,卻看成要獲利出場,賣掉後還要用更高價買回來,其實真的划算嗎?
黃金是世界各國央行的儲備必備的元素。換個角度來講,世界上各國央行買入黃金後,其實甚少再賣出來。黃金是個很適合長期儲存的戰略物資。如果全世界那麼多央行,買入的黃金,多年以後回頭看,都覺得甚為便宜。在這個時間點[黃金打了六年多的大底]買入後,長期持有,不要過多的進出,長期來講,應該勝算不少。
賺取短線的微薄利潤[大部分的獲利都被黃金交易平台[銀行]賺走],那麼沉重的交易成本,真的是剝下厚厚的一層皮,而不是拔一點點毛而已。
買入,加上持有,在這個時間點上,就算要短線炒作,也應該把時間拉長至少一至兩年吧。其實我準備買了就長期放著。
可是最近碰到的銀行很厲害的黃金買賣專家,也是說1800要賣。真的是很令人猶豫啊。沒關係,到1800應該還有一段不短的時間,自己再慢慢想一想吧。
我常常提醒自己,交易是最大的成本。買與賣之間,都要仔細思考。可是想歸想,自己真正做得到嗎?我不斷的捫心自問。
還好,錢對我不過是一些用不到的數字而已,套牢?這叫做長期投資。尤其是黃金,黃澄澄的,如果真的套很嚴重,就像大家建議的,搬回家練啞鈴,練舉重,也不失為一種心理補償作用吧。😜